八八字典>历史百科>古代官职>实录馆

实录馆

明清各朝例开之修书馆。自唐朝始,每一皇帝死后,新皇帝例敕史臣为其纂修实录。明制,帝崩即设馆修实录,视为大典。初以文武臣为监修,后改以勋臣充监修官,以内阁大臣为总裁,翰林院学士充副总裁。纂修官则由内阁于翰林院、詹事府、春坊、司经局诸官内具名题请。书成,誊录正副二本,底稿于进呈皇帝前由史官会同司礼监官于太液池椒园焚毁,以示禁密。正本原藏于内府,嘉靖十三年(1534)建皇史宬,始藏于此。清朝沿袭此制,新君嗣位,均开馆纂修前朝实录,修成闭馆。隶内阁,故有“内阁实录馆”之称。凡修实录,内阁大学士、协办大学士充监修总裁官,总裁官;学士、翰林院掌院学士兼充副总裁官; 纂修、提调各职,内阁侍读学士例得兼充,翰林院亦保送侍读学士以下官充纂修等职。副总裁以上由皇帝特简,纂修、提调各职则由监修总裁等拟定具题。实录修成,用满、蒙、汉三种文字各缮录五份,并举行“进书仪”,然后分藏于皇史宬、“大内”乾清宫、内阁实录库和沈阳清宫各处。


清代内阁所属例开的修书馆。见“内阁修书各馆”。

猜你喜欢

  • 诸陵署令丞

    官名。北齐太常寺所属有诸陵署,置令及丞,掌守卫山陵等事。隋唐沿置。宋不设署,以诸陵祭祀之事归宗正。金复设诸陵署,以涿州刺史任提点山陵,正五品,其下置令、丞、直长。

  • 京牧

    司隶校尉、京兆尹等京都行政长官的别称。宋三京牧的通称。官名。汉武帝置司隶校尉,负责京师一带的治安,东汉后领一州,辖区为京师一带,故称京牧。魏晋皆承其制。

  • 谋曹

    谋曹为议曹的别称,掌谋议应对,无固定职事。《汉书·朱博传》:“博尤不爱诸生,所至郡辄罢去议曹,曰:岂可復置谋曹邪!”

  • 护卫

    官名。辽朝北面官,北、南护卫府及皇太后宫官员。掌护卫事,分左右。官名。清制,亲王府、世子府、郡王府、长子府、贝勒府、公主府等,都有护卫,各府人数不等。护卫分一二三等,一等从三品,二等从四品,三等从五品

  • 茶衣大

    满语官名。汉译为“尚茶正”。清内务府所属御茶、膳房设有此官。

  • 北京左藏库

    官署名。北宋置于陪都北京(今河北大名),职掌与左藏库略同。

  • 尚书省

    官署名。东汉有尚书台,魏、晋以后称省,然常台、省互称。当时拟诏出令纳奏封驳之权转归中书、门下(散骑、集书)等省,尚书省虽仍设于宫禁中,实已成为综理全国政务的外朝最高行政机构,地位颇重,规模庞大,人员众

  • 南闱

    明朝南京科举考试的别称。明清科举之制,通称江南乡试为南闱。

  • 南院太师

    官名。辽朝置。北面官。南大王院官员,在知南院大王事下。

  • 典宝正

    官名。明朝于各王府长史司典宝所置,一人,初为正六品,后改正八品。掌王府印章、符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