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左监门副率
官名。隋朝始置,为太子左监门率副贰,员二人,正五品上。唐朝复置,为太子左监门率府次官,员二人,从四品上。高宗龙朔二年(662)改名左崇掖卫副率,咸亨元年(670) 复旧; 武则天垂拱元年(685)又改左鹤禁卫副率,中宗神龙元年(705)再复。北宋初为四品寄禄官,官存而无职司,真宗天禧二年(1018)以其兼左春坊谒者,仁宗即位(1023)省,神宗元丰(1078—1085)改制后为从八品。南宋为环卫阶官。
官名。隋朝始置,为太子左监门率副贰,员二人,正五品上。唐朝复置,为太子左监门率府次官,员二人,从四品上。高宗龙朔二年(662)改名左崇掖卫副率,咸亨元年(670) 复旧; 武则天垂拱元年(685)又改左鹤禁卫副率,中宗神龙元年(705)再复。北宋初为四品寄禄官,官存而无职司,真宗天禧二年(1018)以其兼左春坊谒者,仁宗即位(1023)省,神宗元丰(1078—1085)改制后为从八品。南宋为环卫阶官。
唐禁军名。贞观初,太宗择善射者百人,称为百骑。武后改百骑之名为千骑,分左右营,睿宗又改千骑为万骑。其后玄宗以万骑平韦氏,更号左右龙武军,全用功臣子弟。长官有大将军各一人,正二品;统军各一人,正三品;将
官名。又名左街功德使,唐德宗贞元四年 (788) 崇玄馆罢大学士后置,与右街大功德使总领僧、尼之籍及功役。宪宗元和二年 (807) 又以道士、女冠隶之。武宗会昌二年(843)以僧、尼改隶礼部主客司,六
官名,又名戊曹士,西汉末年王莽置,详“戊曹士”条。
官署名。北魏初尚书省唯置南、北部曹,太武帝时经营西方,灭大夏、北凉,战事频繁,故增置此曹,主管西部州郡,并负责战事所需之事务。以西部尚书为长官,西部长为次官。平定西方后不久即罢。
官名。清朝户关监督之一。顺治二年(1645)设,正、副监督各一人。正监督为主官,由特派旗籍大臣兼充。副监督又称副使,由内务府大臣选派。关署在崇文门外大街东。掌征纳出入京师商货之税,正额解户部,盈余归内
官名。为外城工巡局长官,员额二人。见“外城工巡局”。
官学名。春秋时郑国置,《左传·襄公三十一年》记“郑人游于乡校,以论执政。”可见郑国的乡校既是学校,又是一个平民议政论事的场所。“参见乡学”。
爵位名。北周置,地位在县男之下,命数未详。
官署名。北齐改相府骑兵曹置。自北魏后期至东魏,大丞相、相国掌军国大政,相府诸曹成为实际上的行政中枢,其外兵曹、骑兵曹分掌全国兵马。天保元年(550)北齐代魏,罢相国府,原相府诸曹多并入尚书省,唯外兵、
官名。南朝梁、陈为司农卿副贰。梁四班,陈八品、六百石。北魏为“大司农丞”省称。北齐置为司农寺属官,位次卿、少卿,七品。历朝沿置。隋、唐、五代判本寺日常公务,掌租税折糙进京收纳及官产奴婢分配等事。隋置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