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长大夫,执政官长。《诗经·小雅·雨元正》: “正大夫离居,莫知我勚。”
即“博尔赤”。
唐五坊之一,以雕坊奉御为主官。见“五坊”。
官名合称。南朝梁武帝天监七年(508)置,指智威、仁威、勇威、信威、严威、智武、仁武、勇武、信武、严武等十将军。其中智威等五将军为武职二十四班中的十六班,以代替旧征虏将军; 智武等五将军为十五班,以代
官名。明永乐元年 (1403)置。见“兵曹清吏司”。
官署名。元世祖至元二十年(1283)由玉宸院改置,秩正四品,掌乐工、供飨等务。置大使、副使各一员。隶宣徽院。二十五年,改隶中书省礼部。成宗大德十一年(1307),改为玉宸乐院。武宗至大四年(1311)
官名。晋设此官,主护西羌,或领刺史,或持节为之。见《晋书·职官志》。
官名,元置,属太禧宗禋院,员额二人,掌供应神御殿事。
参见“内朝”。
官名。宋太宗太平兴国三年 (978),盐铁、度支、户部置巡官或推官,以京朝官充任,分领各案事务。神宗元丰 (1078—1085) 改制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