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历史百科>古代官职>太子少傅

太子少傅

官名。与太子太傅并称太子二傅。西汉协助太子太傅监护、辅翼、教导太子,秩二千石。与太子太傅同领太子门大夫、庶子、洗马、舍人等东宫官属。东汉秩中二千石,掌辅导太子及东宫众务,原二傅所领官属,及原隶詹事之率更令、家令、仆、中盾、卫率等官悉隶之。三国魏以二傅并摄东宫事务,与尚书、东曹并掌太子、诸侯官属选举,三品。西晋有丞、功曹、主簿、五官等僚属,东宫官属如中庶子、中舍人、食官令、庶子、舍人、洗马、率更令、家令、仆、门大夫、卫率等悉隶詹事,有时罢詹事,则悉隶二傅。惠帝时增置太师、太保、少师、少保,与二傅合称六傅,然不常设。东晋、南朝省师、保,唯置二傅。南朝皆置詹事,二傅不领官属庶务。宋三品,梁十五班,陈二品、中二千石。北魏至明、清,设置、职掌、品秩皆同“太子太师”,位在太子太师下,太子太保上。


官名。掌辅佐太子,位在太师之后。商、周、秦、汉、魏、晋、宋、齐、梁、陈、北魏、北齐、隋、唐、宋、清等朝皆置。汉代太子少傅秩二千石,掌辅导太子,并掌太子官属。唐代少傅为从二品,掌晓三师德行,以谕皇太子,奉太子以观三师之道德。见《通典·职官十二·太子六傅》、《新唐书·百官四上·东宫官》、《宋史·职官二·东宫官》、《历代职官表·师傅保加衔》。

猜你喜欢

  • 七曹

    七曹即七兵,又称七曹郎。参看“七兵”。

  • 祠官

    宋朝宫观官俗称。1、掌管祭祀和祠庙的官。《史记·封禅书》:“秦并天下,令祠官所常奉天地名山大川鬼神可得而序也。”《汉书·武帝纪》建元元年五月诏:“河海润千里,其令祠官修山川之祠。”2、宋朝宫观官的俗称

  • 永寿宫

    宫名,三国魏文帝的母亲卞皇太后居此宫,故为之代称。《三国志·魏书·后妃传·武宣卞皇后》:“太祖崩,文帝即王位,尊后曰王太后,及践阼,尊后曰皇太后,称永宁宫。”

  • 故事

    先例、前代之典章制度。后世以此为成例,作为处理政事和审判案件的依据和参考。

  • 同文少卿

    官名。即鸿胪少卿,唐高宗龙朔二年(662)改,咸亨元年(670)复名鸿胪少卿。

  • 学习赞礼郎

    官名。清朝太常寺之属官。乾隆四十年(1775)增设。二人,以满员充任,正九品。协掌相仪序事,备物洁器。光绪三十二年(1906)裁。

  • 同知通政院事

    官名。元置,为通政院的副长官,见“通政院”。

  • 太子典仓丞

    官名。北齐太子典仓署次官。隋朝沿置,员一人。唐朝置二员,从九品下。金朝宫师府置,正九品。见“太子典仓令”。

  • 停年格

    官吏任用制度。北魏孝明帝神龟 (518—520)中,由吏部尚书崔亮奏立此格。因当时武官可依资入选,侯选人多而官职少,吏部任用官吏时,以官员停解年月为断,不问贤愚,时间在前者先用,即称停年格。施用后反对

  • 翰林权直

    官名。北宋神宗元丰(1078—1085)改制前,遇翰林学士院偶阙学士时或置,以别官兼任,掌暂行学士院文书。官名。他官暂行翰林院中文书,称为权直。南宋乾道九年(公元1169年),崔敦诗初以秘书省正字兼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