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历史百科>古代官职>司市下大夫

司市下大夫

官名。西魏恭帝三年(556)仿《周礼》司市置,北周沿置。地官府司市司长官,员一人,掌市场的管理、收税及核准度量,并兼管钱币的铸造。下设小司市上士以佐其职。领均工中士、平准中士、泉府中士等官属。正四命。隋文帝开皇元年(581)罢。


官名。《周礼》地官之属有司市下大夫二人,为市官之长,掌理市肆的一切政务。北周地官府所属有司市下大夫一人,正四命,掌与《周礼》司市同。任此职者见《周书·刘雄传》:“孝闵帝践阼,加大都督,历司市下大夫,齐右下大夫。”副职为小司市上士一人,正三命;所属有均工中士、下士,平准中士、下士,泉府中士、下士。

猜你喜欢

  • 围场都太师

    官名。辽朝北面官,总领围场事务。下置都管、使、副使等职。

  • 布政使司杂造局

    官署名。明置,掌杂造器物。主官有大使一人,秩从九品;副使一人佐之。

  • 北部千长

    官名,汉时西域龟兹国置东西南北部千长各二人,为地方性长官,掌千人。见《汉书·西域传·龟兹国》。

  • 尚衣局同监

    官名。金置,为尚衣局的属官。见“尚衣局”。

  • 左右推案

    官署合称。即左推案、右推案。宋神宗元丰(1078—1085)改制后,大理寺右治狱置,掌鞫勘诸处送下公事及定夺等事。参见“大理寺右治狱”。

  • 延昌宫使

    官名。辽朝北面官,统领延昌宫军民之政,延昌宫长官。下设副使、太师、太保、侍中等职。

  • 赞军校尉

    官名。东汉献帝建安(196—220)中孙权置。以鲁肃为之,参赞军谋,助画方略。见《三国志·鲁肃传》。官名,东汉末年孙权置,掌参赞军谋。《三国志·吴书·鲁肃传》:“遂任瑜以行事,以肃为赞军校尉。”

  • 上军佐

    官名。春秋晋置。上军将之副职。晋国军制分上、中、下军,皆设将、佐。

  • 详谳处

    官署名。清末大理院所属机构。光绪三十三年(1907)增设。掌复判外省死罪案件,应驳审者由该处拟稿。置总核、分核等,由各庭推事中熟悉例案者兼充。

  • 明胜将军

    参见“十明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