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历史百科>古代官职>南北军

南北军

军队名,西汉时驻守京师的禁卫军分南军和北军。《汉书·刑法志》:“京师有南北军之屯。”西汉未央宫、长乐宫都在长安城南,因此,护卫这两宫的禁卫军称南军,由卫尉统领。北军属中尉,掌巡逻京师,禁防盗贼。《汉书·高后纪》:“(周)勃遂将北军,然尚有南军……(吕)产不知(吕)禄已去北军,入未央宫欲为乱……(朱虚侯)章从勃请卒千人,入未央宫掖门。”


汉代屯卫京城的禁卫军。南军以卫尉统率,掌管宫城门内的兵,以守卫皇宫,即未央宫。长乐、建章、甘泉等宫亦有卫士守卫,其长官分别称长乐卫尉、建章卫尉、甘泉卫尉,亦属于南军。北军以中尉统率,掌管京城门内的兵,以守卫京城。所以汉代国家如有非常变故,则能否掌握南北军,往往成为胜败的关键。陈平、周勃欲诛诸吕,在定计夺得北军兵权之后,还须争取南军以为内应,方获成功。所以汉初设立南北军的原意在于使它们互相制约,以防变乱。文帝即位的当日任命宋昌为卫将军兼统南北军。这是为了自身安全一时权宜之计,故第二年即罢卫将军,仍以南北军分属卫尉与中尉。东汉时南军仍归卫尉统率,其上统属于太尉,北军以中候监之,其上统属于大将军。

猜你喜欢

  • 助军左校尉

    官名。东汉灵帝中平五年(188)初置,为西园八校尉之一。以赵融任之,统于小黄门上军校尉蹇硕。官名,东汉置,为西园八校尉之一,为近卫军将官,掌领军队宿卫。《后汉书·孝灵帝纪》:“八月,初置西园八校尉。”

  • 短番匠

    杂任职名。唐于少府监置五千零二十九人,将作监置一万二千七百四十四人,为短期上番的工匠。

  • 文阶官

    宋朝文臣寄禄官阶通称。

  • 陆军次长

    官名。为南京临时政府与北洋政府陆军部的副长官。见“陆军部”。

  • 白盐井盐课提举司

    官署名。明朝置,治所在云南姚安府(今云南姚安县),掌该处食盐生产、税课、运销之政。设提举一人,从五品,同提举一人,从六品,副提举无定员,从七品,及各盐课司、各盐仓大使、副使等职。

  • 仙韶大夫

    阶官名。金朝始置,以授教坊官。为二十五阶之第二阶,秩从四品中。元朝亦置,为十五阶第二阶,从三品。官名,也是官阶名。金朝的教坊官,自从四品始,以下分为二十五阶。从四品中,称仙韶大夫。掌仙乐。见《金史·百

  • 电影检查委员会

    电影检查机关。国民党政府设置,依照民国二十年(公元1931年)二月三日公布的《电影检查委员会组织章程》规定,由教育部指派四人,内政部指派三人组成。其职权为检查本国制及外国制电影片,核发准演执照及出口执

  • 管领六盘山等处怯怜口民匠都提举司

    官署名。秩正四品,隶内正司,掌皇后汤沐邑赋税、民匠、属民,设于武宗至大四年(1311)。置都提举一员,同提举、副提举各二员。下辖五处长官司,秩正五品; 提领所十,秩正七品,分掌各地赋税属民。

  • 典驽都尉

    官名。三国魏置。《太平御览》卷二四一《都尉》条引《魏略》: “积弩都尉,秩比二千石,后更为典弩都尉。”

  • 玄冥

    官名。即水正,见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