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历史百科>古代官职>冢宰

冢宰

①相传为殷、周辅政大臣、百官之长。《尚书·伊训》: “百官总己以听冢宰。”《礼记·檀弓下》:“古者天子崩,王世子听于冢宰三年。”春秋战国泛指执掌国政的大臣。后世亦用以称宰相。唐朝中后期,皇帝初崩,新君始立,从诸宰相中选一人摄冢宰,相当于首相之位。②《周礼》天官之长。亦作大(太)宰。居六卿之首,主管宫廷供御事务,参掌大政,总领百官及财赋之政。西魏末、北周建六官府,置为天官府长官。明、清亦作为吏部尚书的别称。参见“大冢宰”、“天官府”。③ 同“宰夫”。《诗经·大雅·云汉》: “鞫哉庶正,疚哉冢宰,趣马师氏,膳夫左右。”陈奂《诗毛氏注疏》: “此冢宰为宰夫。”参见“宰夫”。


官名。1、周设此官,为百官之长,掌率百官佐天子治国,即后代的宰相。《周礼·天官·冢宰》:“惟王建国,辨方正位,体国经野,设官分职,以为民极。乃立天官冢宰,使帅其属,而掌邦治,以佐王均邦国。治官之属,大宰卿一人、小宰中大夫二人……”《尚书·周官》:“冢宰掌邦治,统百官,均四海。”

2、三国魏齐王芳即皇帝位后置此官,为诸公之一,位同司徒、司空。《三国志·魏书·三少帝纪》:“大将军、太尉奉受末命,夹辅朕躬。司徒、司空、冢宰、元辅总率百寮(僚),以宁社稷。”

猜你喜欢

  • 屯田道

    专职道员名。明代于屯垦区域设屯田道,以按察司副使、佥事任其职。江西、河南、四川的屯田道并兼驿传事务。清代则以分巡道、兵备道兼屯田之职。

  • 上隶

    见“都史”。

  • 内阁统计局

    清末责任内阁的内部机构。掌统一各部统计、办理不属各部统计、交换各国统计事件,刊行统计年鉴及报告等。以局长、副局长为正副主官,下设佥事、艺师、艺士、录事等,分理各项事务。

  • 雄略军指挥使

    军官名。宋代雄略军有马军、步军,马军属侍卫马军司,步军属侍卫步军司。军署都指挥使;军下分若干指挥,每指挥置指挥使。见《宋史·兵志一》。

  • 虎牙郎将

    官名。即武牙郎将,唐初避高祖李渊祖父李虎名讳而改。

  • 太子舍人

    官名。秦朝始置。两汉因之,秩二百石,无员额,轮流宿卫,如三署郎中。西汉隶太子太傅、少傅,东汉隶太子少傅。太子阙位则隶少府。三国沿置。魏七品。晋朝置十六人,七品,职比散骑、中书侍郎,掌文章书记,初隶太子

  • 内阁总理大臣

    见“总理大臣”。

  • 掌墐中士、下士

    官名。墐,是路冢。《周礼》秋官之属有蜡氏下士四人,掌理埋葬尸体等事。北周仿《周礼》之制置掌墐中士,正二命;掌墐下士,正一命。属秋官府布宪中大夫。

  • 奔命

    汉军勇士名。指经过选择挑出的精勇而闻命前奔的勇士。《后汉书·宋均传》:“后为谒者,会武陵蛮反,围武威将军刘尚,诏使均乘传发江夏奔命三千人往救之。”

  • 民政部参议厅

    官署名。清末民政部所属机构。光绪三十二年 (1906)设。掌一部谋议之事,议定本部法令章程。置左、右参议各一人,参事二人。设则例局、统计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