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历史百科>古代官职>农林部

农林部

官署名。南京临时政府置实业部,北洋政府于民国元年(公元1912年)分置农林、工商两部。农林部管理全国农林行政事务,以总长、次长为正副长官。部内除总务厅外分设农务、垦牧、山林、水产四司。各司以司长为主官,下设佥事、主事等,分理司事。次年又与工商部合并为农商部。国民党政府时期,民国十七年(公元1928年)行政院成立时分置农矿、工商两部,民国十九年(公元1930年)合并为实业部,民国二十七年(公元1938年)复改为经济部。民国二十九年(公元1940年)又将农林行政从经济部划出,成立农林部,部内分设总务、农事、农村经济、林业、渔牧五司。设部长一人,综理部务;政务次长、常务次长各一人,辅助部长处理部务;参事二至四人,撰拟本部的法案命令;秘书三至五人,分掌部务会议及长官交办事项;司长五人,分掌各司;科长十二至十八人,科员八十至一百二十人,承长官之命令,办理各科事务。技监一人,技正十人,技士十四人,技佐十至十五人,会计主任、统计主任各一人,承长官之命,分理各种事务;因事务上必要得聘用顾问及专门人员,并得酌用雇员。部的直辖机关有垦务总局。民国三十八年(公元1949年)三月二十一日修正公布《行政院组织法》的规定,农林部撤销。

猜你喜欢

  • 中宫署令丞

    官名。东汉置中宫署令,为大长秋的属官,主中宫请署天子数。员额一人,以宦者充任。丞、复道丞各一人,亦以宦者充任。复道丞主中阁道,所属有女骑六人。

  • 内尚食丞

    官名。隋朝内侍省内尚食局次官,置二员,正八品; 以宦官充任。炀帝大业三年 (607) 罢。

  • 左右推案

    官署合称。即左推案、右推案。宋神宗元丰(1078—1085)改制后,大理寺右治狱置,掌鞫勘诸处送下公事及定夺等事。参见“大理寺右治狱”。

  • 左司隶寺

    官署名。十六国汉刘聪置。以左司隶为长官,掌管左司隶部民,领户二十余万,下设内史,每 一内史领万户。见《晋书·刘聪载记》。

  • 佥判太史监事

    官名。明太祖朱元璋建立明朝前于太史监置,为太史令之佐官。掌观察天文、推定历法等事。吴元年 (元至正二十七年,1367),改监为院,职官亦随改。

  • 都水参军事

    参见“都水参军”。

  • 外戚恩泽侯

    指军功之外,以外戚重臣等身分,或因祖荫、宠幸而恃恩泽获封列侯者。《汉书》专门列有《外戚恩泽侯表》。东汉光武帝时,因外戚恩泽封侯者四十五人。指因外戚关系或因祖荫、宠幸而被封之侯,以区别因军功封侯之侯。《

  • 咸州乣将

    官名。辽朝置。北面官,统领咸州路乣军。

  • 修文馆

    官署名。即门下省弘文馆。唐高祖武德四年(621)置,九年改名弘文馆;中宗神龙二年(706)复名修文馆,睿宗景云二年(711)改昭文馆,玄宗开元七年(719)又改弘文馆。参见“弘文馆”。官署名。见“弘文

  • 玉人

    官名。主相玉之官。又称“玉尹”。春秋时楚国置。《韩非子·和氏》:“楚人和氏得玉璞楚山中,奉而献之厉王,厉王使玉人相之。”《新序·杂事五》:“荆人卞和得玉璞而献之荆厉王,使玉尹相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