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龙首渠

龙首渠

①我国历史上第一条地下井渠。西汉武帝时开凿。自今陕西澄城县西南引洛水东南流,至今大荔县西仍入洛水。渠经商颜山(今名铁镰山)下,土松渠岸易崩,乃凿井在井下开渠通水,长十余里。历十余年始通。《史记·河渠书》 谓“自征引洛水至商颜山下……穿渠得龙骨,故名曰龙首渠”。北周时重加修浚。至唐仅存尾闾一段,称为干坑,即今人民引洛渠的前身。

②隋文帝为营建大兴城(今陕西西安市),解决东城和苑内用水而开凿。宋敏求《长安志》卷11:“龙首渠一名浐水渠,隋开皇三年, 自东南龙首堰下,分支浐水,北流至长乐坡西北,分为二渠:东渠北流入苑;西渠屈而西南流,经通化门南,西流入城,经永嘉坊,又西南流经兴庆宫,又西流注胜业坊、崇仁坊、景龙观, 又西入皇城,径少府监南,屈而北流,又径都水监、太仆寺、内坊之西,又北流出城。”其后历代屡有疏浚或扩建,水道及引水口亦有改变。今城外故道尚有若干遗迹存在。


(1)汉武帝时为灌溉今陕西省北洛河下游东岸一万多顷咸卤地而开凿。相传开凿时掘到龙骨,故名。自今澄城县西南引洛河东南流,至今大荔县西仍入洛河。渠经商颜山(今名铁镰山)下,土松渠岸易崩,乃凿井在地下开渠通水,长十余里,为我国第一条地下井渠。北周时重加修浚。唐废。(2)隋开皇三年(583年)为营建大兴城、解决东城及内苑用水而开凿。自长安城东马头埪(今马登空村)引浐水北流,至长乐坡附近分为二渠,东渠西流入内苑及大明宫,西渠西流入皇城、宫城。唐、明、清均有疏浚及发展。今存城外故道遗迹。


猜你喜欢

  • 疏勒州

    清光绪八年 (1882) 置,属甘肃省。治所在喀什噶尔新城 (今新疆疏勒县)。辖境相当今新疆喀什、疏勒、疏附、岳普湖、阿图什、乌恰等市县地。十年 (1884) 属新疆省。二十八年 (1902) 升为疏

  • 宁化军

    北宋太平兴国六年(981)置,治所在宁化县(今山西宁武县西南八十八里宁化乡)。金大定二十二年(1182)升为宁化州。北宋太平兴国五年(980年)置,治宁化县(今山西宁武县西南宁化)。辖境相当今山西省宁

  • 三观山

    在今甘肃庆阳县北。《资治通鉴》:唐武德五年(622)九月,“交州刺史权士通、弘州总管宇文歆、灵州总管杨师道击突厥于三观山, 破之”。

  • 白道口

    即今河南滑县东白道口乡。民国《重修滑县志》卷6:“白道口,距城四十五里。”

  • 安仁银场

    北宋属尤溪县,在今福建大田县西南。《元丰九域志》卷9:尤溪县有安仁银场。在今福建省大田县西南。北宋属尤溪县。

  • 越嶲水

    指今四川西昌市西南之安宁河。《后汉书·西南夷传》: “邛都夷者,武帝所开,以为邛都县。……后复反叛。元鼎六年,汉兵自越嶲水伐之,以为越嶲郡。” 《水经·若水注》: “越嶲水即绳、若矣,似随水地而更名矣

  • 黑水都督府

    又作黑水府、黑水州都督府。唐开元十三年 (725) 于黑水靺鞨地置黑水军,次年改置黑水都督府,属幽州都督府。治所在勃利州 (今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即伯力); 一说在黑龙江下游阿纽伊河口附近。辖境相当今

  • 菁口驿

    ①唐置,在今四川会理县北。《新唐书·地理志》: 俄准添馆 “又经菁口、会川四百三十里至河子镇城”。②在今四川越西县附近。《新唐书·地理志》:达仕城 “西南经菁口百二十里至永安城”。唐樊绰《云南志》 卷

  • 四甲镇

    即今江苏海门市东北三十四里四甲镇。清光绪《通州直隶州志》卷1:东“八十里曰四甲镇”。在江苏省海门市中西部、三余竖河与老运河两岸。面积60平方千米。人口6.2万。镇人民政府驻四甲,人口 8500。初名四

  • 茅冈寨

    亦名茅冈隘。在今湖南张家界市西北茅冈。《方舆纪要》 卷77永定卫: 茅冈寨 “明初伐蜀,周德兴引兵道此,克其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