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斗山
在今浙江文成县西南东龙乡。《方舆纪要》卷94泰顺县:龙斗山“在县东一百十里,下有龙斗渡,元末尝置龙斗寨于此。又东接瑞安县界”。
在今浙江文成县西南东龙乡。《方舆纪要》卷94泰顺县:龙斗山“在县东一百十里,下有龙斗渡,元末尝置龙斗寨于此。又东接瑞安县界”。
即宋之河湖镇。在今江西永修县西北境。明、清时置巡司于此。
明景泰初置,驻淮安府(治今江苏淮安市)。辖南直隶江北诸府大部(唯安庆一府除外)。清废。
北宋置,属任丘县。在今河北任丘市西。政和三年(1113)改为定平砦。
在今河南罗山县西南。《方舆纪要》卷50罗山县:“大乘寺泉在县西南百二十里。引流灌田,其利甚溥。”
即今江西樟树市东大桥乡。清同治《江西全省舆图》卷6:清江县东北有大桥墟。集镇名。(1)在安徽省定远县东南部、池河南岸。大桥乡人民政府驻地。人口3800。因河上曾建有大木板桥得名。有农产品加工、轮窑等厂
1946年当地解放后由五常县析置,属松江省。治拉林镇 (今黑龙江五常市西北拉林镇)。1954年划归黑龙江省。1956年撤销,并入五常县。旧县名。1946年由五常县析置,治今黑龙江省五常市拉林满族镇。1
清雍正六年 (1728) 改越嶲卫置,属宁远府。治所即今四川越西县。1914年降为越嶲县。
①即阳城。今河北清苑县(南大冉)西南五十里阳城镇。《资治通鉴》:东晋隆安元年(397),燕慕容宝“闻魏王珪攻信都,出屯深泽,遣赵王麟攻杨城”。即此。②在今湖南安乡县南二十五里。《方舆纪要》卷77安乡县
①唐永泰元年 (765) 改临水县置,属磁州 (后改名惠州)。治所在今河北邯郸市西南峰峰矿区临水镇。北宋初改名昭德县。②即义招县。治所即今广东大埔县 (湖寮镇)。《隋书·地理志》 误作 “昭义”。古县
元至正年间分汝水下游为南汝河。以支流水为正源。 明嘉靖末,水改道东流注澺水 (称洪河), 遂以源出泌阳县东北之支流水为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