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黄平县

黄平县

1913年改黄平州置,属贵州镇远道。治所即今贵州黄平县。1923年直属贵州省。


在贵州省东部。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面积 1669 平方千米。人口33.6万。辖5镇、9乡。县人民政府驻新州镇。因田地平衍,土质为黄色,故名。南宋宝祐六年(1258年)筑黄平城,治今县西北旧州,隶镇远府。元置黄平府,属播州军民安抚司。明洪武七年(1374年)置黄平安抚司(治旧州);二十二年置兴隆卫,治今新州,隶贵州都司。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改黄平安抚司为黄平州,隶平越军民府。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裁兴隆卫,迁黄平州治于兴隆卫城。1913年废州,改置黄平县,改旧州巡检司设分县,隶属黔东道(1914年改名镇远道)。1923年直属贵州省。1936年撤旧州分县。1949年属镇远专区,1956年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地处黔中山原丘陵东部、��阳河上游。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主产稻、玉米、小麦、烟草、油菜籽,黄平烤烟以优质著名,并产茶叶、香菇、银耳。工业有丝织、卷烟、农机、农药、采矿等。湘黔铁路经县境东南部。贵鲇、湄黄公路在县城交会,乡镇均通汽车。名胜古迹有飞云崖、重安江铁索桥、岩门司城垣等。


猜你喜欢

  • 马山口关

    明置,在今湖北郧县西五十里。一作马山口堡。

  • 溶溪芝麻 (蔴)

    子坪长官司 明洪武八年 (1375)改溶江芝子平茶等处长官司置,属湖广思南宣慰司。治所在今四川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溶溪乡。十七年(1384) 属四川布政司。辖境相当今四川秀山麻县西北部地。清废。

  • 第五桥

    在今陕西长安县 (韦曲镇) 西。唐杜甫《随郑广文游何将军山诗》 曰: “不识南塘路,今知第五桥。”在今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东。唐杜甫有“不识南塘路,今知第五桥”诗句。

  • 乐业县

    1935年析凌云县北部地区置,属广西省。治所在乐业乡(今广西乐业县)。在广西壮族自治区西北部,北隔南盘江与贵州省相邻。属百色市。面积 2617 平方千米。人口14.9万。辖2镇、8乡。县人民政府驻同

  • 乾坡砦

    北宋置,属江油县。在今四川平武县东南。

  • 辰州路

    元升辰州置,属湖广行省。治所在沅陵县(今湖南沅陵县)。辖境相当今湖南沅陵、泸溪、辰溪、溆浦等县及吉首市地。元至正二十四年(1364)朱元璋改为辰州府。元改辰州置,治沅陵县(今属湖南)。属湖广行省。辖境

  • 风鬼洞

    在今贵州石阡县东南龙山。《方舆纪要》卷122石阡府“龙山”条:“山高耸,左岩畔有古洞,洞内石隙中有水泻入深潭,至春瀰漫,流出五巴砦,入于大溪。冬则涸,时有大风飓发,俗呼为风鬼洞。《志》云,洞在石阡司治

  • 眉邓州

    唐武德四年 (621) 置,治所在今云南剑川县西六十四里马登。辖境约当今云南剑川县西部地。吐蕃废。

  • 徒太山

    即今吉林东南部之长白山。《魏书·勿吉国传》: 勿吉国 “国南有徒太山,魏言 ‘太白’,有虎豹罴狼害人,人不得山上溲汙,行径山者,皆以物盛”。《新唐书·黑水靺鞨传》: “其著者曰粟末部,居最南,抵太白山

  • 榆河

    ①即今北京市东北温榆河。 古㶟余水。 赵万里校辑 《元一统志》 卷1: 榆河 “河源出 (昌平) 县孟村西一亩泉,东流至顺州入白河”。《元史· 文宗纪》: 致和元年 (1328) 九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