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鸦鹘关

鸦鹘关

明置,即今辽宁新宾满族自治县西南三道关。《方舆纪要》 卷37辽东都司: 鸦鹘关 “在司东南三百三十里,其东有喜昌口”。《明史· 李如柏传》: “杨镐四路出师,令如柏以一军出鸦鹘关。” 即此。


在今辽宁省新宾满族自治县西南三道关。明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努尔哈赤入此攻清河;次年,明大征努尔哈赤,右侧中路兵亦出此。


猜你喜欢

  • 东路左翼前旗

    即蒙古车臣汗部左翼前旗。旗府驻地在今蒙古国东方省巴音布尔地东。

  • 阿记得市

    即今云南广南县西珠琳镇。清代设汛。1930年改今名。

  • 夫夷县

    西汉置,属零陵郡。治所在今湖南邵阳县西。东汉改为夫夷侯国。三国吴复改夫夷县。西晋属邵陵郡。东晋改为扶县。古县名。西汉置,治今湖南省邵阳市西,夫夷水西。属长沙国。元朔五年(前124年),封长沙定王子义为

  • 长岑县

    西汉置,属乐浪郡。治所在今朝鲜黄海南道松禾;一说在今朝鲜黄海南道长渊。以山得名。东汉末属带方郡。西晋后废。古县名。西汉置,治今朝鲜黄海南道松禾。西晋后废。

  • 江那里

    即今云南砚山县。清代以原维摩地置,为开化府所辖八里之一。壮语“江”为中间,“那”为田,意即田坝中间的地方。后属文山县。1933年置砚山设治局。

  • 官口镇

    金置,属商河县。在今山东商河县地。

  • 义谷道

    即今陕西长安县大峪口通往柞水县的道路。因南段傍柞水河谷行走,故又称柞水道。南北朝以前已畅通,《初学记》卷5引北周庾信《终南山义谷铭》:义谷道“东出蓝田,则控灞乘滻,西连子午,则据泾浮渭”。

  • 贵州巡抚

    明正统四年 (1439) 命都御史出镇,十四年 (1449) 置总督,镇守贵州、湖北、川东等处。景泰元年 (1450) 另设贵州巡抚。成化八年 (1472)废,十 一年 (1475) 复置。正德二年

  • 回銮寺

    在今山西介休市西南四十里兴地村附近的绵山脚下。原名空王灵溪寺。唐太宗欲登绵山礼佛,至此回銮。后僖宗赐名“回銮寺”。五代时遭兵火,北宋建隆三年(962)重建,敕名兴国寺。金天会至大定年间于故基重建。大殿

  • 乌石山

    ①在今安徽和县西北六十里。《方舆纪要》卷29和州:乌石山“在州西北六十里。两山相峙,路经其中, 以石多黑,因名”。②在今安徽贵池市西南。《新唐书·地理志》秋浦县:“有乌石山,广德初盗陈庄、方清所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