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才坂
即今福建大田县东北高才坂。元置巡司于此。明嘉靖中移治尤溪县西纪板街。
即今福建大田县东北高才坂。元置巡司于此。明嘉靖中移治尤溪县西纪板街。
又名官桂思陀部。宋大理置,属秀山郡。在今云南红河县西南二十八里大新寨。元代于此置和泥路。大理国置,治今云南省红河县西南思陀镇。属秀山郡。元置和泥路。
在今广西富川瑶族自治县东北。《清一统志·平乐府二》:牛岩隘“在富川县东。民瑶杂居,与湖南江华县山界相连,设兵防守”。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富川瑶族自治县东北。北与湖南江华县山界相连,汉瑶杂居,清时设兵防守
唐天宝元年 (742) 改宁州置,治所在定安县 (今甘肃宁县)。辖境相当今甘肃西峰市及宁县、正宁等县地。乾元元年 (758) 复名宁州。唐天宝元年(742年)改宁州置,治定安县(今甘肃宁县)。辖境约当
又作答兰答八思(蒙古语,意为七十岭)。在今蒙古国后杭爱省车车尔勒格南、鄂尔浑河支流吉尔马台河上源,杭爱山北麓。应即吉尔马台河源处的苏巴尔汉海尔罕山。《元史·太宗纪》:太宗六年(1234)五月,“大会诸
在今湖北宜城市北。《方舆纪要》卷79宜城县:羊祜汊“在县北三十里”。清置镇于此。《清一统志·襄阳府三》:羊祜汊镇“在宜城县北二十五里。相近有毛家埠镇”。
1913年改三坝厅置,属边东道。治所在今四川巴塘县东南波密后山刀许柯。次年属川边特别区。1918年废入理化县。1937年复置,治大朔塘,在今理塘县西南格则乡西、扎萨通北。1939年属西康省。1950年
在今四川营山县东北。《旧唐书·地理志》 宕渠县: “旧治长乐山,长安三年移治罗获水。”
即今内蒙古哲里木盟科尔沁左翼中旗驻地保康镇。1939年改名保康。1956年科尔沁左翼中旗迁治于此。
即今四川眉山东南、青神县北之粤江河。《寰宇记》 卷74青神县: 鱼蛇水 “在县东北十二里。从陵州贵平县木梓山入当县,合导江水。有鱼似蛇”。《方舆纪要》 卷71青神县: 鱼蛇水 “在县南 (北之误) 二
一名唐述山。在今甘肃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西。《元和志》卷39枹罕县:积石山“一名唐述山。今名小积石山。在县西北七十里。按河出积石山,在西南羌中,注于蒲昌海,潜行地下,出于积石,为中国河。故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