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拔河
亦名树枝河。即今新疆和田、策勒二县境之玉龙喀什河。《魏书·西域传》: “于阗城东三十里有首拔河,中出玉石。” 唐杜祐《通典》 卷192:“首拔河,亦名树枝河。或云即黄河也。北流七百里入计戍水,一名计首水,即葱岭南河,同入盐泽。”
亦名树枝河。即今新疆和田、策勒二县境之玉龙喀什河。《魏书·西域传》: “于阗城东三十里有首拔河,中出玉石。” 唐杜祐《通典》 卷192:“首拔河,亦名树枝河。或云即黄河也。北流七百里入计戍水,一名计首水,即葱岭南河,同入盐泽。”
在今山西右玉县北四十四里右玉城镇。唐开元中置定边军于此。明洪武二十六年 (1393) 置定边卫,永乐元年 (1403) 废。
即浙江。在今浙江省西北部。浙江下游折曲如之字,故名。钱塘江自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闻堰至闸口段的别称。以江流曲折如“之”字,故名。沿江风景秀丽。江口月轮山上有六和塔,附近建有钱塘江大桥。
在今浙江杭州市西湖中孤山南麓。清乾隆四十七年(1782)建,庋藏《四库全书》一部。今为浙江省博物馆。
又作女直水达达路。元中叶析开元路置,属辽阳行省。辖境相当今黑龙江省佳木斯市、兴凯湖以东,包括俄罗斯境黑龙江下游两岸及乌苏里江东岸地区。水达达部族不事耕稼,以捕鱼为生。元至元二十一年(1284)派军士在
在今广东紫金县东五十里。《方舆纪要》 卷103惠州府永安县: 闻麖嶂 “本名簾紫嶂。宋末帝昺航海,丞相文天祥收败卒屯此,夜闻黄麖鸣,遂徙南岭。其寨址阶石尚存,相连者曰山谷嶂”。在今广东省紫金县东。本名
在今山西沁源县东北。《清一统志 · 沁州》: 官车镇 “在沁源县东北四十里。有堡”。
亦作陶村市。即今浙江武义县西南六十里桃溪镇。明景泰初移鲍村巡司治此,嘉靖中废。民国时置桃溪镇。
即今湖南洞口县。原为武冈县地,明代已有 “洞口” 之名。方以智有 《游洞口林谷诗》。清乾隆年间戴宗槐 《洞口记》 谓洞口以地形得名。1952年设洞口县,因洞口为名。即今湖南省洞口县驻地洞口镇。
又名田横岛。在今江苏连云港市东云台山一带。《晋书·孙恩传》: 东晋隆安五年 (401),恩欲向建康,受阻,“乃浮海而北。刘裕与刘敬宣并军蹑之于郁洲,累战,恩复大败”。《南齐书·州郡志》 称: “郁州在
集镇名。在河南省商水县中南部。姚集乡人民政府驻地。人口2600。明初姚姓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建村,有集市,得名姚集。有玛钢、面粉等厂。周遂公路经村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