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韶山

韶山

①即今山东莱芜市东北六十里杓山。《元和志》 卷10莱芜县: 韶山 “在县西北二十里。其山出铁,汉置铁官,至今鼓铸不绝”。

②在今河南渑池县东北三十里。《方舆纪要》 卷48渑池县: 韶山,“金人以此名州”。

③在今湖南韶山市西部。《清一统志 · 长沙府一》: 韶山 “在湘潭县西八十里,接湘乡县界。山甚深远。相传舜南巡时,奏韶乐于此,因名”。


(1)在河南省渑池县北、黄河南岸。主峰海拔1462米。有金乌、玉兔两峰夹峙左右,稍南为云门山,有云门寺,系宋代嘉祐初所建。(2)在湖南省韶山市西部,与湘乡市、宁乡县交界处。相传虞舜南巡经此,演奏韶乐,因而得名。《长沙府志》载,有韶氏三女,居山学道,有凤凰衔天书至,女皆仙去。南北走向。主峰韶峰(仙顶灵峰)海拔519米。主要由石灰砂岩构成。山势挺拔,松柏葱翠。南麓有桃花洞,北麓有滴水洞。东麓韶山冲上屋场为毛泽东诞生地。建国后,建有毛泽东同志旧居陈列馆。1967年修建韶山铁路。1968年,按毛泽东在1925年领导农民运动时的湘潭西二区所辖范围建立韶山区,直属省领导。1988年改属湘潭市。有毛泽东少年时代读书的私塾旧址、1925年创办的农民夜校旧址和1927年考察湘潭农民运动的旧址等。韶山为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毛泽东故居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猜你喜欢

  • 泾水

    ①即今安徽泾县南之徽河,为青弋江支流。源出徽岭,北流出芜湖入于大江。《汉书·地理志》泾县注: “韦昭曰: 泾水出芜湖。” 《后汉书· 明帝纪》: 永平十三年 (70) 十一月,楚王英迁于泾县,注: “

  • 大片岭墩

    明置,属海州卫。即今辽宁岫岩满族自治县西北小偏岭。明《辽东志》卷1:《海州卫图》东南有大片岭墩。

  • 三岔坪

    在今湖南吉首市西南二十里。清严如熤《苗疆险要考》谓“两面高山,中有田坪,涧水潆洄,苗寨左右环列”。为清乾隆、嘉庆年间苗民起义首领吴廷举出生地和发难处。

  • 前浦

    在今江苏盱眙县附近。《资治通鉴》: 南朝宋元嘉二十七年 (450),北魏世祖过淮河至盱眙,臧质将“仆射胡崇之、积弩将军臧澄之营东山,建威将军毛熙祚据前浦,质营于城南……魏燕王谭攻崇之等,三营皆败没”。

  • 义桥镇

    1934年合义南、义北二镇置,即今浙江萧山市西南二十六里义桥镇。在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西南部,西邻富阳市。面积58平方千米。人口4.6万。镇人民政府驻义桥,人口 3500。以境内义桥得名。1930年置义

  • 蛟湖墟

    即今江西樟树市西南蛟湖村。明嘉靖 《临江府志》 卷3: 清江县有蛟湖市。清同治 《江西全省舆图》 卷6: 清江县北有蛟湖墟。

  • 平昌设治局

    1946年析巴中县东南部地置,属四川省。治所在江口镇(今四川平昌县)。1948年升为平昌县。1944年由巴中县析置,治今四川省平昌县江口镇。1948年升县。

  • 如水

    又称时水。在今山东淄博市北。《汉书·地理志》 齐郡临淄:“如水西北至梁邹入泲。”《水经·淄水注》:“时水又西北径西安县故城南……又西至石洋堰,分为二水,谓之石洋口,枝津西北至梁邹入济。”此时水即《汉志

  • 五亩

    在今云南元阳县东北二十二里。清代为建水州辖十五勐之一。清初设掌寨。

  • 窦村镇

    清置,属五台县。即今山西五台县东北三十里豆村镇。《清一统志·代州》: 顺治六年(1649),宣府总兵李延寿破姜瓖,“夜骤马窦村” 即此。在陕西省富平县南部。县人民政府驻地。面积47平方千米。人口7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