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青阳镇

青阳镇

①北宋置,属合肥县。在今安徽肥东县南四十五里青阳山附近。清设巡司于此。

②北宋置,属临淮县。即今江苏泗洪县。元置青阳站。1949年置泗洪县于此。


(1)古镇名。(1)即今江苏省泗洪县。北宋属临淮县。(2)宋置,在今安徽省合肥市南。清置巡检司于此。(2)今镇名。(1)在江苏省江阴市南部、锡澄运河两岸。面积67平方千米。人口7万。镇人民政府驻青阳,人口1.5万。原名青旸镇,传因宋许青旸在此修炼而得名,后改“旸”为“”。1949年为青旸镇,1958年改公社。1961年复置青旸镇,1965年改今名。1983年青阳公社并入,2001年桐岐镇并入。产稻、小麦、油菜籽等。有纺织、化工、橡胶、塑料、电子、印刷等厂。新长铁路、锡澄高速公路经此。古迹有悟空村三国吴将凌统墓。(2)在江苏省泗洪县中西部。县人民政府驻地。面积104.2平方千米。人口14.5万。镇人民政府驻青阳,人口13.8万。《泗虹合志》载:“青阳,古国名少昊。青阳氏封支子于此。”金置青阳镇。1949年设青阳镇,为泗洪县治。1958年改公社,1962年复置镇。产小麦、稻、花生、油菜籽、大豆等。有酿酒、食品、化工、纺织等厂。特产空心挂面。宁徐、洋青等公路经此。汴河、濉河均通航。古迹有隋麻胡城遗址。纪念地有县烈士陵园。(3)别名五店市。在福建省晋江市北部。市人民政府驻地。面积28平方千米。人口9.3万。镇人民政府驻青阳,人口5.5万。地处青梅山之南,故名。1949年设青阳乡。1951年为晋江县驻地。1956年置青阳镇,1958年改公社,1980年复置镇。1985年青阳乡划归镇属。1992年起为晋江市驻地。矿产有高岭土。有服装、鞋帽、食品、罐头、蜜饯、汽配、化工、皮革、制糖等厂。青阳“源和堂”蜜饯久负盛名。围禾公路经此。古迹有石鼓庙、明书法家张瑞国读书处白毫庵及忠孝第等。(4)在山东省邹平县西南部。面积154平方千米。人口3.3万。镇人民政府驻青阳店,人口 5520。古为通登莱青官道之重镇,明代设兵驿有递铺,故名。1949年前后建制属邹平县,先后更名为第二区、醴泉区、石樊区。1956年撤区并乡改并为青阳乡和耿刘乡。1958年改称青阳公社。1966年青阳、明家集合并为明家集区。1968年撤区设青阳公社,1984年改乡,1994年建镇。产粮食、棉花、蔬菜、苹果、柿子、山楂、板栗。畜牧业以养羊、养牛、养蜂为主。有建材石料加工、果酒饮料加工、废旧钢铁回收加工和废旧橡胶购销加工以及商业布匹经销、交通运输、饮食服务、劳务输出等业。济青高速公路、章索公路经此。有醴泉寺、化庄遗址古迹。


猜你喜欢

  • 谷利县

    即谷和县。治所在今四川黑水县西南。《旧唐书·地理志》、《寰宇记》卷81作“谷利县”。

  • 河沙堡

    即今河北邯郸县东南河沙镇。《清一统志·广平府二》: 河沙堡 “在邯郸县东南二十五里……有土城”。

  • 左溪

    ①在今浙江天台县西北。《清一统志·台州府一》:左溪“在天台县西五十里。源出左溪岙,委蛇曲折,凡七十里,南入始丰溪”。②浦阳江支流。在今浙江浦江县东。《方舆纪要》卷93浦江县:左溪在“县东二十五里。源出

  • 僰溪驿

    在今四川江津市。《方舆纪要》 卷69江津县: 僰溪水驿 “在县治西”。

  • 咸安县

    隋开皇十八年 (598) 改绥安县置,属蓬州。治所在今四川营山县东北五十八里三元乡兴福村。大业三年 (607) 属宕渠郡。唐武德初复属蓬州,天宝初属咸安郡,至德二年 (757) 改为蓬山县。古县名。隋

  • 鼠街

    在今云南景东县东北。清咸丰六年 (1856)李文学彝族起义军占据此地,曾设都督于此。集镇名。在云南省景东彝族自治县西北部。安定乡人民政府驻地。人口1090。因逢鼠、马日集市得名。清咸丰六年(1856年

  • 中兴镇

    即今黑龙江省拜泉县西南六十里保华镇。民国《黑龙江志稿》拜泉县图:西南有中兴镇。(1)在上海市崇明县东部,南、北濒长江。面积23.3平方千米。人口3.2万。镇人民政府驻汲浜,人口900。1929年设汲浜

  • 郫城

    即郫县城。在今四川郫县。《晋书· 惠帝纪》: 太安二年 (303) 十 一月,“李雄自郫城攻益州刺史罗尚,尚委城而遁,雄尽有成都之地”。

  • 南屏山

    ①在今内蒙古多伦县西。《元史·刘秉忠传》: 至元十一年 (1274),“扈从至上都,其地有南屏山,尝筑精舍居之。秋八月,秉忠无疾端坐而卒”。元 《揭傒斯全集 ·诗集》 卷8 《送毛真人还龙虎山》诗注:

  • 平梁山

    亦名平梁城山。在今四川巴中市西二十五里。《明一统志》卷68保宁府:平梁山“上平四围石壁如城。宋末尝徙巴州治于此”。《元史·宪宗纪》:九年(1259),“曳剌秃鲁雄攻巴州平梁山”。即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