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名禁坑、禁沟。又称小关。在今陕西潼关县东。《资治通鉴》: 唐广明元年 (880),黄巢义军至潼关,“齐 (克让) 走入关。关左有谷,平日禁人往来,以榷征税,谓之禁坑”。又南朝梁大同三年(537) 胡
明置,属松潘卫。在今四川松潘县东三十七里风洞山上。《明史·马昊传》:正德十年(1515),“乃督参将张杰等修筑墙栅, 自三舍堡至风洞关,凡五十里”。
①东晋太宁元年(323)分临海郡置,属扬州。治所在永宁县(今浙江温州市)。辖境相当今浙江温州市,永嘉、乐清二县,飞云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南朝宋属东扬州。南齐属扬州。梁、陈复属东扬州。隋开皇九年(589
明置,属宁夏左屯卫。即今宁夏银川市东南掌政乡。
在今河北藁城市北。《方舆纪要》卷14藁城县:平将军垒“在县北十二里,即建文中平安屯兵御燕师处”。
即六朝建康宫城之正南门宣阳门,故址在今江苏南京市。《南史·明帝纪》:“宣阳门谓之白门,上以白门不祥,讳之。”《南齐书·王俭传》:“宋世外六门设竹篱,是年初,有发白虎樽者,言‘白门三重门,竹篱穿不完。’
明置,在今湖北竹山县西。《方舆纪要》卷79竹山县: 黄茅关山 “昔置关于此,并置巡司。今皆废”。
明置,在今贵州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东。《方舆纪要》卷122思南府朗溪司:皂岭关在“司(今朗溪镇)东五十里”。
三国吴太平二年 (257) 分会稽郡置,属扬州。治所在临海县 (今浙江临海市)。宋 《嘉定赤城志》 卷1: “取郡东北临海山而名。” 寻徙治章安县 (今浙江台州市椒江区章安镇)。辖境当今浙江灵江、瓯江
在今山西洪洞县西北。《清一统志·霍州》 “梗壁堡” 条下: “罗云堡,在 (赵城)县西四十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