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长垣县

长垣县

①秦置,属东郡。治所在今河南长垣县东北八里陈墙村。西汉属陈留郡。西晋属陈留国,后属东郡。北魏太平真君八年(447)废, 景明三年(502)复置, 隋开皇十六年(596)改为匡城县。

②东晋析谯县地侨置,属谯郡。治所在今安徽亳州市。北魏废。

③五代梁改匡城县置,属开封府。治所在今河南长垣县西南司坡村。后唐复改匡城县。北宋建隆元年(960)改置鹤丘县。寻复改长垣县。金初移治柳冢村(今长垣县东北四十四里),泰和八年(1208)改属开州。明洪武二年(1369)徙治蒲城(即今长垣县)。清属大名府。民国初属河北大名道。1927年直属河北省。1949年属平原省。1952年改属河南省。


在河南省北部,东南临黄河。属新乡市。面积 1150 平方千米。人口80.1万。辖7镇、12乡。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春秋为蒲邑。战国为魏国长垣邑(又作首垣邑)。秦置长垣县,以“县有防垣”得名,治长垣邑(今长垣县东北陈墙村一带),属东郡。《水经注·济水》:长垣县“故首垣矣,秦更从今名。王莽改为长固县。《陈留风俗传》曰:县有防垣,故县氏之”。《史记·赵世家》:赵肃侯“七年,公子刻攻魏首垣”,即此。两汉属陈留郡。三国魏属陈留国。隋开皇十六年(596年)于妇姑城置匡城县(今长垣县西南司坡村)。五代梁改长垣县。唐复名匡城县。北宋建隆元年(960年)避太祖赵匡胤讳,改称鹤丘县;寻又改名长垣县,属开封府。金初迁治柳冢(今长垣县东北),属大名府。元初属大名路,后改属开州。明洪武二年(1369年)因河患移治蒲城(即今长垣县城),属开封府。清因之。1912年属直隶省大名府。1914年属大名道,1927年直属河南省。1949年属平原省濮阳专区,1952年属河南省濮阳专区。1954年属新乡专区,1955年属安阳专区,1958年复属新乡专区,1961年又归安阳专区,1969年属安阳地区,1983年属濮阳市,1986年改属新乡市。地处黄河冲积平原,地势平坦。文岩渠、文明渠流经境内。属南温带半干旱气候。农产以小麦、大豆、玉米、花生为主。有电机、眼镜、修配等厂。新兖、新长铁路,106国道、新长、汤长公路经此。古迹有学堂岗圣庙、春秋桂陵之战遗址、浮丘店遗址等。


猜你喜欢

  • 银龙江

    一名太平江。在今云南永平县东。《方舆纪要》 卷118永平县: 银龙江 “在县治东半里,守御城跨城上。源自县西上甸里,合木里场河,又南合曲洞河,又东南过萨祐河、花桥河,又东南入澜沧江。《志》 云,银龙江

  • 周卢溪水

    在今河北遵化市东。《水经·鲍丘水注》: 庚水 (今��河) “又径徐无县故城东, ……其水又西南与周卢溪水合,水出徐无山,东南流注庚水”。

  • 巧家营

    在今云南巧家县北二十二里。清置巧家汛。雍正五年(1727)于此置会泽县,六年(1728)会泽县移为东川府附郭(今会泽县)。集镇名。在云南省巧家县西部。巧家营乡人民政府驻地。人口370。巧家系当地少数民

  • 安洲驿

    在今浙江仙居县城西隅。宋《嘉定赤城志》卷3仙居县:安洲驿“在县西三百步。旧名括苍驿,绍兴二十六年令梅克明建,后废。嘉泰二年令林岳重建,以近安洲山,更今名”。

  • 克列玉土司

    即列玉土司。清雍正时置,属西宁办事大臣。驻牧地在今青海囊谦县西北境。乾隆《卫藏通志》卷15作“克列玉”。清末民初并入安冲土司。

  • 冕山桥后千户所

    明正统七年 (1442) 改冕山堡置,属宁番卫。治所在今四川喜德县西北冕山镇。清改为冕山营。

  • 白水市

    即今湖南祁阳县东南五十里白水镇。明置巡司于此。

  • 龙王堂

    ①又名龙泉庵。在北京市西山支脉平坡山大悲寺西北。是八大处中第五处。建于清康熙十一年(1672)。山泉从寺后峭壁流出,至前院经石螭吻(石雕龙头)注入水池。《日下旧闻考》卷103:“龙王堂,阶下有方池,深

  • 石板河

    即今四川绵阳市东南石板乡。清道光年间建场。民国《绵阳县志》卷1:东南石板河场,“距县城五十五里”。

  • 萧城

    ①在今安徽萧县西北。《魏书·地形志》:萧 “有萧城”。《梁书·兰钦传》: 大通元年(527),“攻魏萧城,拔之”。即此。②在今山东冠县北馆陶东南五里。《清一统志·东昌府二》: 萧城 “宋景德元年,辽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