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铜石山

铜石山

①亦名峒石山。在今广东阳春市北。《舆地纪胜》 卷98南恩州: 峒石山 “在阳春。岩石幽邃,内有古佛像。咸平二年诏赐太宗皇帝御书,藏于石室。胡铨有诗”。《清一统志·肇庆府》: 铜石山 “在阳春县北七十里。……《旧唐志》: 铜陵县有铜山,盖即此”。

②在今广西北流市东十五里。《寰宇记》 卷167陆川县: “铜石山,上有铜湖,出硃砂水银。” 《方舆纪要》 卷108北流县: 铜石山 “峰峦秀丽,山顶宽平。旧产水银硃砂”。铜石岭海拔421.9米。1966年于此发现汉至唐代的冶铜遗址。


猜你喜欢

  • 芑阳

    战国楚邑。在今河南南阳市南。《鄂君启节》铭文:自鄂往,“庚,庚芑阳”,即此。西汉置棘阳县。郭沫若《关于鄂君启节的研究》谓芑阳为芑易,或即襄阳,在今湖北襄樊市。古邑名。战国楚邑。在今河南

  • 开泰县

    清雍正五年(1727)改五开卫置,为黎平府治。治所即今贵州黎平县。1914年移治锦屏乡,改为锦屏县。古旧县名。清雍正五年(1727年,一说三年)改五开卫置,治今贵州省黎平县。为黎平府治。1913年废府

  • 因忠郡

    唐天宝元年(742)改巩州置,治所在今四川珙县南罗渡苗族乡(罗星渡场)。辖境相当今四川珙县南部地。乾元元年(758)复为巩州。唐天宝初改巩州置,治今四川省珙县南罗星渡。属戎州。乾元初复改为巩州。

  • 彭坡头

    即今山西平遥县东南彭坡头。1941年晋冀鲁豫边区置铁南县治此。

  • 萨勒图

    即今黑龙江省大庆市。《清史稿·地理志》 安达直隶厅: “有烟土屯、小河子、喇嘛甸、萨勒图、安达五车站。” 1965年安达市迁治于此,改名大庆市。

  • 三士冢

    在今山东淄博市临淄区齐都镇南。据《晏子春秋》载:传说齐景公有三士:公孙接、田开疆和古冶子,都以勇武闻名。一日宰相晏婴从三武士身边走过,三武士自恃功高,傲慢无礼,晏婴因此认为他们是“危国之器也,不若去之

  • 延长县

    唐广德二年(746)改延安县置,属延州。治所即今陕西延长县。宋属延安府。元属延安路。明、清属延安府。民国初属陕西榆林道。1928年直属陕西省。在陕西省北部、延河下游,东隔黄河与山西省相望。属延安市。面

  • 尘外亭

    在今江西赣州市东龚公山顶。《舆地纪胜》卷32赣州:尘外亭“龚公崖顶有尘外亭,在州治东。形势最高绝,下瞰环城如巨囿,凡四境之山川可以枚阅。东坡诗曰,却立浮云端,俯视万井丽”。

  • 卢循城

    在今广东广州市南。《元和志》卷34广州南海县:卢循故城“在县南六里”。《舆地纪胜》卷89广州:卢循城“在州南岸,状如方壶。又《番禺新志》云,卢循城在郡南十里,与广州隔江相对,今故堞隐然”。《方舆纪要》

  • 离石山

    ①亦名赤洪岭、赤谼岭、赤坚岭。在今山西方山县东北七十里与岚县交界处。《元和志》 卷14石州离石县: “离石山,今名赤洪岭。”②又名国山。在今江苏宜兴市西南五十里。《三国志·吴书·孙亮传》: 五凤二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