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洪武四年 (1371) 置,属东胜卫。治所在今内蒙古托克托县境。不久废。
即可伞城。察合台汗国辖地。在今乌兹别克斯坦东部纳曼干北卡桑赛。《元史·地理志·西北地附录》 有 “柯散城”。即此。
①即今河南信阳县游河。《水经·淮水注》:油水 “出 (平春) 县西南油溪,东北流径平春县故城南,……又东北注于淮”。《清一统地 ·汝宁府一》:游水 “在信阳州西五十里,合白鹭水,至卓斧山下入淮”。②一
在今江西宜春市北。《方舆纪要》卷87袁州府宜春县:严岭在“府北五十里。山势峭拔, 自下而上有小径十八折。顶名仰公山,下有小溪,溉田甚广”。
①在今江苏东海县东北。《宋史·魏胜传》:南宋绍兴三十一年 (1161),“金人遣同知海州事蒙恬镇国以兵万余取海州,抵州北二十里新桥。胜帅兵出迎之,设伏于隘,阵以待。众殊死战,伏发,贼大败”。②即今浙江
北宋徽宗陵墓,南宋初葬于今浙江绍兴县东三十六里宝山南麓。本名永固陵,后改永祐。
即今安徽郎溪县东北钟桥乡,道通江苏溧阳县。明嘉靖 《建平县志》 卷1: 钟桥街 “在县北一十里”。又载: 钟桥 “在县北十里。宋宝庆元年,和县张一壁建”。
①战国赵邑,在今山西大同县东。《史记·赵世家》:献侯十三年(前411),“城平邑”,即此。西汉置平邑县。②战国赵邑。后属齐。在今河南南乐县东北八里平邑村。《水经·河水注》 引《竹书纪年》:“晋烈公四年
南宋临安城 (今浙江杭州市) 内四河之一。《淳祐临安志》 卷10载: “茅山河,东自保安水门,向西过榷货务桥,转北过茅山井、蒲桥,至梅家桥。”苏轼任杭州太守时,曾组织厢军大浚茅山河,使公私舟楫航运称便
①唐昭宗李晔陵。在今河南偃师市东南。《旧唐书·哀帝纪》: 天祐二年 (905) 二月,“葬昭宗皇帝于和陵”。《新唐书·地理志》 缑氏县: “有恭陵、有和陵,在太平山。本懊来山,天祐元年更名。”②在今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