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金乡镇

金乡镇

一名金乡埠。北宋置,属汝阳县。即今河南汝南县北二十六里金铺乡。


(1)在浙江省苍南县东部。面积43.6平方千米。人口7.6万。镇人民政府驻金乡,人口3.6万。古为军事要地。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置金乡卫并筑城。清康熙九年(1670年)废卫置镇。镇袭卫名。1958年后改公社,1966年复置镇。1987年郊外、老城、湖里乡并入。西北部为水网平原,余为丘陵。产稻、甘薯等。为温州市十大小商品生产基地之一,以不干胶商标、金属商标、徽章制作为主,并有印刷、塑料、包装材料、食品加工等厂。方金运河南终点。公路通县城。古迹有金乡卫城遗址、丰乐亭、政和桥、云崖寺等。(2)在山东省金乡县中部。县人民政府驻地。面积70.1平方千米。人口10万。镇人民政府驻县城西部花园村,人口6万。自秦以来,历为东缗县、金乡县治。1946年为城关镇。1958年属城关公社。1978年析置城关镇。1984年更名为金乡镇。2000年缗集镇并入。金马河、金鱼河、金济河流经。主产小麦、玉米、大豆、棉花、大蒜、蔬菜等。有农机、电器、运输、工艺、皮革、砖瓦、建筑等业。105国道、定丰公路经此。古迹有唐建文峰塔。设有星湖公园。


猜你喜欢

  • 大同川

    在今内蒙古乌拉特前旗东北大奈太镇北之小河。《元和志》卷4天德军:唐天宝十二年(753),张齐丘“请于大同川西筑城置军,玄宗赐名曰大安军”。《新唐书·地理志》 丰州中受降城:“西二百里大同川有天德军,大

  • 暖泉城

    在今甘肃平凉市北。《清一统志·平凉府》: 暖泉城 “在平凉县北暖泉上。明嘉靖八年韩昭王筑。高三仞,复道相连,亭榭十数,为览游之所”。

  • 杨公坡

    在今湖南桑植县西北。《方舆纪要》卷77桑植安抚司“雷打崖”条下:“司(治今美坪峒)南为杨公坡,亦险峻,登陟甚艰。”

  • 论川州

    唐开元后置羁縻州,属雅州都督府。治所在今四川小金县境。北宋属雅州。后废。

  • 云阳山

    在今湖南茶陵县西十五里。《寰宇记》卷115衡州茶陵县西有“云阳山”。《方舆纪要》卷80茶陵州:云阳山“有七十一峰。其大者,紫薇、偃霞、石柱、白莲、隐形、正阳、石耳,凡七峰。其余岩洞泉石皆奇胜”。光绪《

  • 商都。当在今山东郓城县东北境。《太平御览》卷83引《竹书纪年》:“祖乙滕即位,是为中宗,居庇。”“南庚更自庇迁于奄。”皆此。近人丁山谓即《史记·殷本纪》 中的邢,《书序》作耿。耿当《书》中大坰,在今山

  • 湿 (濕) 坂山

    亦作湿坂、湿冻岭。在今四川汶川县南漩口镇东北。《元和志》 卷32汶川县: 湿坂 “在县南一百三十七里。岭上树木森沈,常有水滴,未尝暂燥,故曰湿坂”。《水经·江水注》: 江水 “至汶山故郡,乃广二百余步

  • 大嵛山

    即嵛山。今福建福鼎县东南大嵛山。

  • 寿昌海

    即渥洼水。在今甘肃敦煌市西南南湖乡。《元和志》卷40沙州寿昌县:“武德二年改置寿昌,因县南寿昌泽为名也。”

  • 兴国场

    在今天津市静海县南高家楼。清乾隆《天津县志》卷9:“兴国场,初在静海咸水沽,今移高家庄。”盛产海盐,清于此设盐使,后并入丰财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