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猫溪镇
即今四川潼南县东涪江北岸上和镇。民国 《潼南县志》 卷1: 太和场在 “县东三十里。俗呼野猫溪”。
即今四川潼南县东涪江北岸上和镇。民国 《潼南县志》 卷1: 太和场在 “县东三十里。俗呼野猫溪”。
在今江西莲花县西南。明初置巡司于此。清乾隆八年 (1743) 裁。
元升靖州置,属湖广行省。治所在永平县 (今湖南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辖境相当今湖南会同县、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通道侗族自治县和贵州天柱等县地。至正二十五年 (1365),朱元璋改为靖州军民安抚司,明洪
三国吴宝鼎二年 (267) 析宜春县置,属安成郡。治所在今江西萍乡市东四十里芦溪镇西南古岗。《元和志》 卷28: 萍乡县 “以地多生萍草,因以为名”。隋属宜春郡,徙治今萍乡市。唐属袁州。元元贞元年 (
①北齐天保三年 (552) 置,为怀政郡治。治所即今山西离石县。北周建德六年 (577) 改离石县。②隋大业六年 (610) 置,属珠崖郡。治所在今海南昌江黎族自治县西昌城镇东南旧县。唐属儋州。北宋熙
亦名龙泉山、北山。在今北京市昌平县东南十里。山上有二龙潭,流经白浮村。元引白浮泉水为通惠河水源。《元史·郭守敬传》:“引北山白浮泉水,西折而南,经瓮山泊, 自西水门入城,环流于积水潭,复东折而南, 出
①又名陆巷。即今上海市嘉定区南陆家巷。清光绪《嘉定县志》卷1:陆家行在“县治西南十八里”。②亦称高家行镇。即今上海市浦东新区川沙镇西北十八里陆行。清同治《上海县志》卷1:陆家行市在“县东二十四里”。
即今四川雅安市区西苍坪山。《元和志》卷32雅州: “因州境雅安山为名。” 《舆地纪胜》卷147雅州: 雅安山 “州治旧在其上。以有瘴,皇祐景德间徙治山下”。《方舆纪要》 卷72雅州: 雅安山 “在州治
即今湖北监利县东北毛市镇。明置巡司于此。
1916年析依兰县置,属吉林省依兰道。治所在勃利 (今黑龙江省勃利县)。1928年直属吉林省。1945年划归合江省。1949年划归松江省。1954年划归黑龙江省。在黑龙江省东部。属七台河市。面积 44
北齐置,治所在神武县 (今山西神池县东北)。后改太平郡。东魏置,治神武县(今山西山阴县东南)。辖境相当今山西省山阴县一带。北齐时改太平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