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筰国
即筰都国。治所在筰都 (今四川汉源县东北)。《汉书·西南夷传》: “自巂以东北,君长以十数,徙、筰都最大。” 元鼎六年 (前111) 杀筰侯,以 “筰都为沈黎郡”。
即筰都国。治所在筰都 (今四川汉源县东北)。《汉书·西南夷传》: “自巂以东北,君长以十数,徙、筰都最大。” 元鼎六年 (前111) 杀筰侯,以 “筰都为沈黎郡”。
在今浙江德清县东。《寰宇记》 卷94武康县: “金鹅山在县东二十里。《山墟名》 曰: 汉海昏侯沈戎葬于此,上有池深五尺,其水冬夏不竭。时吴帝见山上金鹅翔集。” 故名。《古今图书集成》卷967: 德清县
①即今湖北枝江县西北三十八里安福寺镇。清属宜都县,设把总驻防。②在今湖南永兴县西北四十里。明、清置巡司于此。③北宋置,属南充县。在今四川南充市西南一百三十里安福镇。在四川省南充市嘉陵区西南端。面积30
明洪武四年 (1371) 置,属四川都司。治所在保宁府 (今四川阆中市)。后废。
即皋兰山。在今甘肃兰州市南。海拔1600多米。因山上有五泉而得名。宣统《甘肃新通志》卷6皋兰县:皋兰山“在西麓, 名五泉山”。在甘肃省兰州市南,皋兰山北麓。海拔 1600 多米。从西向东有惠、甘露、掬
①即今浙江海盐县东南海中之白塔岛。《方舆纪要》卷91海盐县“秦驻山”条:白塔山“在县东南二十里海中,山有白塔”。故名。昔海舟多泊于此。②在今福建建阳市西北,跨福建武夷山、邵武、建阳及江西铅山四县市地。
唐武德 三年 (620) 置,属榆州。治所在今山西榆社县南 三十二里魏城村。六年 (623)废。古县名。唐武德三年(620年)置,治今山西省榆社县南魏城。属榆州。六年省。
在今海南省陵水县西。明弘治十三年(1500),官军平峒黎陈那样,至加枕山。即此。古山名。在今海南省陵水黎族自治县西。明弘治十三年(1500年),官军平峒黎陈那祥,至此。
金初升范桥镇置,属沧州。治所在今河北沧县北四十里兴济镇。大定六年(1166)属清州。蒙古至元二年(1265)废入会川县,后复置,仍属清州。明洪武初废。十三年(1380)复置,属河间府。清顺治六年(16
一名靖江。在今广西桂林市中心,为明太祖朱元璋侄孙朱守谦靖王府城。明洪武五年(1372) 始建。有东、南、西、北四城门。城中有独秀峰。清顺治七年 (1650) 为定南王孔有德王府,九年 (1652) 焚
即今湖南新化县北六十里油溪乡。清光绪《湖南通志》 卷1新化县图: 县北有油溪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