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家河市
即今湖北仙桃市西南四十里郭河镇。清光绪 《湖北全省分图》: 沔阳州 (治今沔城镇) 东有郭家河市。
即今湖北仙桃市西南四十里郭河镇。清光绪 《湖北全省分图》: 沔阳州 (治今沔城镇) 东有郭家河市。
亦名郎木寺、纳摩寺。在今甘肃碌曲县东南郎木寺乡。民国谢培筠《川西藏事辑览》第四编:热当坝西四十里有“纳摩寺”。
即今四川峨眉山市西南大为镇。明置大围山巡司于此。《清一统志·嘉定府二》:大围关“在峨眉县西南八十里”。
即今陕西耀县西北庙湾镇。陕甘宁革命根据地淳耀县1943年徙治于此。
在今云南镇雄县西八十里。《清一统志·昭通府》引《旧志》:“八匡河,源出却佐山箐,又名却佐溪,下流六十里,合勿食料溪,又八十里入白水江。”
在今四川会理县西南。《明史·地理志》会川卫: “南有塔甲渡巡检司。” 《方舆纪要》 卷74会川卫“松坪关” 条下: “ (黎溪) 驿东去七墩堡十五里,又八十里为塔甲渡巡司,又四十里为松坪关。”
在今山西平定县东固驿铺。《明史·地理志》 平定州: “东南有新固关守御千户所。”
即今四川兴文县东境之古宋河。《方舆纪要》 卷73九姓长官司: 通江溪在 “司南十五里。源出贵州界,流入境,东北出,会于江门峡。一名落卜姑溪”。
即桐溪。今浙江桐庐县西北分水江。《元和志》 卷25桐庐县: 桐庐江 “源出杭州于潜县界天目山,南流至县东一里入浙江”。《寰宇记》 卷95分水县: “取桐庐江水中分为名。”即“桐江”。
元末明玉珍改忠路寨置,治所即今湖北利川市西南七十六里忠路镇。明洪武四年 (1371)改为忠路安抚司。
①在今安徽岳西县西南八十里。传战国时淳于氏,官司空,曾隐居于此。故名司空山。《方舆纪要》卷125太湖县:司空山“高耸云表, 上平坦可数亩,谓之司空原”。唐李白曾在此避居达半年之久,有《避地司空原言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