邪罗斯川
亦作多逻斯川、斜罗斯川。即今新疆北境之额尔齐斯河。《资治通鉴》:唐显庆二年(657),苏定方等讨西突厥阿史那贺鲁,“定方乃命萧嗣业、回纥婆闰将胡兵趋邪罗斯川,追沙钵罗,定方与任雅相将新附之众继之”。
亦作多逻斯川、斜罗斯川。即今新疆北境之额尔齐斯河。《资治通鉴》:唐显庆二年(657),苏定方等讨西突厥阿史那贺鲁,“定方乃命萧嗣业、回纥婆闰将胡兵趋邪罗斯川,追沙钵罗,定方与任雅相将新附之众继之”。
即龙骨河。今新疆青河、富蕴、福海三县境之乌伦古河。《元朝秘史》卷5:征乃蛮“追至忽木升吉儿地面兀泷古河”。
隋开皇十一年(591)改允州置,治所在新会县(今广东新会市北)。《新唐书·地理志》 广州新会县:冈州“以地有金冈以名州”。辖境相当今广东新会市境。大业初废。唐武德四年(621)复置,贞观十三年(639
在今山东高密市西北五十里。《水经·潍水注》:潍水“西有厉阜,阜上有汉司农卿郑康成冢,石碑犹存”。
元至元中置,属管番民总管。治所即今贵州福泉县。明洪武十四年(1381)改为平越千户所。元置,治今贵州省福泉市。属管番民总管府。明初裁。
战国齐邑。在今山东淄博市临淄西北。《孟子·公孙丑下》: “孟子去齐,宿于昼”。赵岐注:“昼,齐西南近邑。”古邑名。战国齐邑。在今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西北。《孟子·公孙丑下》:“孟子去齐,宿于昼。”赵岐注
即今安徽绩溪县东北五十里关英桥。旧属宁国县。明嘉靖《宁国县志》卷1:关英桥“在治西一百一十里。洪武中建,岁久倾颓,弘治元年邑人饶佐重建”。
唐天宝元年(742)改寿州置,治所在寿春县(今安徽寿县)。乾元元年(758)复为寿州。唐天宝元年(742年)改寿州置,治寿春县(今安徽寿县)。辖境同寿州。乾元元年(758年)复为寿州。
①即清川县。治所在今四川青川县西南青溪镇。《明史·地理志》 平武县: “又东有青川守御千户所,洪武四年十月以旧青川县置,属四川都司。” 以青川溪而得名。《明史·李自成传》: 崇祯十年 (1367),李
亦名双溪水。在今江西分宜县南。《方舆纪要》卷87袁州府分宜县:岘江“在县(旧治)南五十里。自南境之双源、里源发源,会于雷同岭下,入章溪,至石磊下为岘江。筑陂溉田数千亩”。下流入袁江。
在今四川梁平县西南。《舆地纪胜》卷179梁山军:多喜山“距军西南五十里。山或有丹光夜现,则是境之人必多有喜事,故名。陈希夷常修道于此,石枕存焉。有雌雄二泉,名浴丹井,春夏则左盈右竭,秋冬时右盈左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