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遮虏障

遮虏障

即居延塞。在今内蒙古额济纳旗东南。《汉书· 李广传》: 天汉二年 (前99),“诏陵:‘以九月发,出遮虏障……。陵于是将其步卒五千人出居延’”。《汉书·地理志》 注: “师古曰: ‘阚骃云,武帝使伏波将军路博德筑遮虏障于居延城。’”


西汉太初元年(前104年)至三年强弩都尉路博德筑,在今内蒙古自治区额济纳旗东南黑城西北。《汉书·李陵传》:天汉二年(前99年)北击匈奴,“诏陵以九月发,出遮虏障。……令军士持二升糒、一半冰,期至遮虏障者相待。……遂降”,即此。


猜你喜欢

  • 雍城

    春秋时秦都。在今陕西凤翔县南三里豆腐村。《史记·秦本纪》: 德公元年 (前677),“初居雍城大郑宫。以牺三百牢祠鄜畤,卜居雍”。即其地。战国时孝公于此置雍县。

  • 龙子岭

    在今广东四会市东。《舆地纪胜》卷96肇庆府有“龙子岭”。《清一统志·肇庆府一》 “仙岭”条:“龙子岭在(新会)县东三十里。”

  • 白阜

    为今蒙古国杭爱山脉西北部的一支。《魏书·蠕蠕传》:延和四年(435),世祖亲征吴提敕连可汗,“车驾出中道。至浚稽山,分中道复为二道,陈留王崇从大泽向涿邪山,车驾从浚稽北向天山。西登白阜,刻石记行,不见

  • 下石坡洞

    在今江西萍乡市西北四十里。《方舆纪要》卷87萍乡县:下石坡洞“有巨石窒其门。宋靖康中,巨盗曹成辈劫掠乡井,里人相率去石入洞避难。洞空旷可容千人, 一夫守之, 寇屡攻莫能入”。

  • 慈溪县

    唐开元二十六年 (738) 分鄮县置,属明州。治所在今浙江宁波市西北三十二里慈城镇。宋 《宝庆四明志》: “ (慈) 溪因邑人董黯孝养其母而得,又因以名县。” 南宋属庆元府。元属庆元路。明属宁波府,永

  • 碣石镇

    即今广东陆丰县东南碣石镇。清设总兵官镇守。为水师重地,商业亦繁盛。在广东省陆丰市南部,南临南海。面积116平方千米。人口16.3万。镇人民政府驻碣石,人口6.2万。驻地四周碑石林立,故名。1956年设

  • 清居郡

    西魏改新兴郡置,属合州。治所在清居县(今四川南充市南青居镇)。辖境相当今四川南充市南部及武胜县西北地。隋开皇初废。

  • 西林县

    清康熙五年(1666)置,属思恩府。治所在今广西田林县西定安镇(旧西林县)。后移于��角村(今广西西林县)。雍正十二年(1734)改属西隆州,乾隆七年(1742)又改属泗城

  • 诺州

    唐贞观五年 (631) 置,为羁縻州。属松州都督府。治所在诺川县 (在今四川松潘县西北)。后废。唐贞观五年(631年)置,治诺川县(治今四川松潘县黄胜关北)。辖境相当今四川省松潘县一带。后因地入吐蕃,

  • 西旸镇

    在浙江省泰顺县南部。面积37.06平方千米。人口1.2万。镇人民政府驻门楼坳,人口 6800。1949年属大安乡,1952年分为西洋、屿洋乡,1956年合置西洋乡。1958年属大安公社,1962年析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