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通江县

通江县

唐天宝元年 (742) 改诺水县置,为始宁郡治。治所即今四川通江县。《寰宇记》 卷140通江县: “以邑枕巴江,故为通江县。” 乾元元年 (758)为璧州治。北宋熙宁五年 (1072) 属巴州。南宋末分为上通江县、下通江县。元至元二十年 (1283) 废。至正四年 (1344) 复置通江县,属巴州。治所在赵口坪 (今通江县东北)。明洪武中徙治今通江县。《明史·林俊传》: 正德五年 (1510),兰廷端义军 “攻陷通江”。即此。清属保宁府。民国初属四川嘉陵道。1928年属四川省。


在四川省北部、渠江支流通江流域,北邻陕西省。属巴中市。面积 4 116.6 平方千米。人口72万。辖9镇、65乡。县人民政府驻诺江镇。西魏大统中置诺水县,治今址,属遂宁郡。隋开皇三年(583年)省入始宁县。唐武德八年(625年)复置诺水县及壁州。天宝元年(742年)改县名通江(《太平寰宇记》通江县:“以邑枕巴江,故为通江县。”),改壁州为始宁郡。乾元元年(758年)复为壁州治。北宋熙宁五年(1072年)废壁州,改属巴州。南宋末,分为上通江县、下通江县。元至元二十年(1283年)并两县入曾口县。至正四年(1344年)复置通江县。明属巴州。清属保宁府。1913年属川北道,1914年属嘉陵道,1928年直属四川省。1933—1935年红四方面军置川陕省苏维埃政府及赤北、赤江、红江三县苏维埃,为川陕革命根据地核心地区。1950年属川北行署区达县专区。1952年属四川省达县专区,1968年属达县地区。1993年属巴中地区,2000年属巴中市。县境北属米仓山、大巴山中区,南跨盆北低山区。大通江自东北入,纵贯中部,左纳月滩河,右有诺水河(小通江)注入,南流出境。农产有稻、小麦、玉米、薯类,并产生漆、油桐、白蜡、五倍子,尤以通江银耳著名。有煤、铁、铝土、铜及磷矿。有采煤、纺织、皮革、建材、农机等工业。通万、通巴公路经此。名胜古迹有千佛岩摩崖造像及诺水河风景区。纪念地有红四方面军总指挥部旧址、红军烈士墓、“赤化全川”石刻标语、列宁公园、中共川陕省省委及川陕省苏维埃政府旧地等。


猜你喜欢

  • 龙安寺

    在今湖南湘潭市东。唐柳宗元《龙安海禅师碑》称:师“去于湘之西,人又从之。负大木,砻密石,以益其居。又为龙安寺焉”。

  • 歇马亭

    在今山东陵县北十八里。《方舆纪要》 卷31德州: 歇马亭 “ 《志》 云: 唐太宗征辽,尝驻于此”。

  • 金冈山

    在今广东新会市西八十里。《新唐书·地理志》 广州新会县: “以南海郡之新会、义宁二县置冈州新会郡,以地有金冈以名州。” 《方舆纪要》 卷101广州府新会县: 金冈山,“其地产金,下有淘金坑,傍皆沃壤,

  • 敖汉南旗

    1922年析敖汉左旗置,属热河特别区。驻贝子府 (今内蒙古敖汉旗东南贝子府镇)。1928年属热河省。1940年与敖汉左、右翼旗等合并为敖汉旗。旧旗名。1922年析敖汉左翼旗置,治贝子府(今内蒙古敖汉旗

  • 乌梁海三佐领

    清康熙间置,属唐努乌梁海。治所在今俄罗斯克孜尔—奥尔达州乌鲁克穆河南厄列格斯特一带。

  • 钱塘

    即防海大塘。在今浙江杭州市城区。《水经·渐江水注》 引刘道真 《钱唐记》: “防海大塘在县东一里许,郡议曹华信家议立此塘以防海水。始开募有能致一斛土者,即与钱一千,旬月之间,来者云集,塘未成而不复取,

  • 水车岭

    在今安徽贵池市西南六十里灌口乡。峭壁临渊,奔流冲激,声若桔槔。李白《秋浦歌》:“秋浦千重岭,水车岭最奇。”在今安徽省池州市贵池区西南。陡峻临渊,奔流冲激若桔槔声。唐李白《秋浦歌十七首》第八:“秋浦千重

  • 闽兴县

    五代闽龙启元年 (后唐长兴四年,933)改侯官县置,为长乐府治。治所即今福建福州市。永和元年 (后唐清泰二年,935) 复为侯官县。古县名。五代闽龙启元年(933年)王闽改侯官县置,治今福建省福州市,

  • 河池戍

    即今甘肃徽县西北银杏树乡。北魏于此置广化郡广化县。《魏书· 肃宗纪》: 北魏正光五年(524),“ (莫折) 念生遣其都督杨伯年、樊元、张朗等攻仇鸠、河池两戍”。《水经·漾水注》: “河池水南径河池戍

  • 郭桥镇

    北宋置,属乐陵县。即今山东乐陵市。后改富平镇,明洪武二年 (1369) 移乐陵县治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