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淳县
1935年2月西北革命根据地由淳化、栒邑二县析置,治正嘴村(在今陕西淳化县西北十里原乡境内)。取“赤化淳化”之义。同年10月撤销,改置淳耀、赤水二县。
旧县名。陕甘苏区设。1935年2月由陕西省淳化县北部及栒邑县东南部析置,治今淳化县正嘴村;同年10月撤销,东区改设淳耀县,西区改设赤水县。
1935年2月西北革命根据地由淳化、栒邑二县析置,治正嘴村(在今陕西淳化县西北十里原乡境内)。取“赤化淳化”之义。同年10月撤销,改置淳耀、赤水二县。
旧县名。陕甘苏区设。1935年2月由陕西省淳化县北部及栒邑县东南部析置,治今淳化县正嘴村;同年10月撤销,东区改设淳耀县,西区改设赤水县。
南齐置,属越州。治所在杜同县 (今广西北海市东南咸田)。辖境相当今广西合浦县东南福成、营盘乡一带。后废。南朝齐置,治杜同县(今广西北海市东南咸田)。辖境相当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一带。后废。
在今山东日照市石臼所南八里东海峪村西。为新石器时代大汶口文化末期和龙山文化早期遗址。面积3.9万平方米。出土文物有黑蛋壳陶杯、陶鼎、石刀等。从其墓葬和文化堆积可以明显看出为大汶口文化晚期向龙山文化早期
在今四川綦江县东南八十里。《元和志》卷30:扶欢县“以县东扶欢山为名”。《舆地纪胜》卷180南平军:扶欢山“唐以之名县。今谓之寨山”。《清一统志·重庆府一》:扶欢山,“《旧志》:县有砦子山。明万历中,
清康熙四十九年 (1710)置,属沙骂宣抚司。治所在今四川昭觉县北则觉乡。后废。
北宋置,属温泉县。即今山西交口县西北水头村。
在今广西富川瑶族自治县东南白沙村。清设把总驻守。
唐方镇名。容州管内经略使的简称。天宝十四载 (755) 置,治容州 (治今广西北流县,元和中徙治今广西容县)。领容、辩、白、牢、绣、禺、汤、义、岩、党、窦、廉、郁林、平琴等十四州。辖境相当今广西岑溪、
①元置,在今湖南长沙县东北新安岭。②元置,在今江苏无锡县东南新安镇。
在今广西博白县东南五十里。《舆地纪胜》卷121郁林州: 绿秀岭 “在博白县。林泉松竹,青葱秀绝,因名”。《方舆纪要》 卷108博白县: 绿秀岭“嵯峨盘亘,林木青葱,广三百余里”。
元大德元年 (1297) 置,属江浙行省。治所在福州路 (今福建福州市)。辖境相当今福建省。至正十六年 (1356) 改置福建行中书省。元大德元年(1297年)改泉州行中书省置,治福州路(治今福建福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