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邓井
即今云南云龙县北七里诺邓。《清一统志 ·大理府》: 诺邓盐井 “在云龙州东北四十五里。明置盐课大使于此”。
即今云南云龙县北七里诺邓。《清一统志 ·大理府》: 诺邓盐井 “在云龙州东北四十五里。明置盐课大使于此”。
亦作诺水。即今四川通江县西北小通江河。《方舆纪要》 卷68通江县: 渃水 “在县治西,源出陕西南郑县之青石关,经众山中,流入县界,南流而东,折注于达州之渠江。亦曰宕水。亦曰诺水”。
①又作潢水、黄水。即今内蒙古西辽河上游西拉木伦 (意即黄河)。《旧唐书·契丹传》: “居潢水之南,黄龙之北,鲜卑之故地。” 辽、金、元、明皆称潢河; 明代又称北黄河,蒙古语译名舍剌母林。②古名黄水。源
①在今北京市西北。《方舆纪要》卷11顺天府:十八盘岭“在府西北八十里,其山萦曲十有八折”。故名。②在今河北唐县西北六十里。《清一统志·保定府二》:十八盘岭“为云中要路。高峻插天,不能直上,盘延曲折而过
金大定二十二年(1182)改宁化军置,治所在宁化县(今山西宁武县西南八十八里宁化乡)。元太祖十六年(1221)废。金大定二十二年(1182年)改宁化军置,治宁化县(今山西宁武县西南宁化)。辖境相当今山
原名旧堂。即今内蒙古凉城县北厢黄地乡。清末,外国传教士先后在此建两座天主教堂,先建者称旧堂。1964年改名厢黄地。
魏晋时建。在今河南洛阳市东北魏晋洛阳故城内。《艺文类聚》 卷63引陆机 《洛阳地记》:“宫中有临高 (商)、修龄、总章、听讼凡九观,皆高十六七丈。以云母著窗里,日曜之,炜炜有光辉。”魏晋时置,在今河南
在今江西修水县西二十五里杭口乡双井村。黄庭坚 (1045—1105),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涪翁,分宁 (今江西修水) 人。北宋治平进士,曾任校书郎、起居舍人。开创了江西诗派,与苏轼、米芾、蔡襄齐名,为
清置,属建昌镇。在今四川喜德县西南热水河北岸红莫镇。《清一统志·宁远府二》: 热水汛“在西昌西北热水旁,为大小凉山诸夷出入要路”。清雍正八年 (1730) 筑城,设都司分驻。
一作猴矶岛。在今山东长岛县北。《清一统志·登州府》 “鼍矶岛” 条: “西南为高山岛、侯鸡岛,皆与沙门相连络。” 今为猴矶岛。
①南朝梁置,治所在鹿城关(今湖北黄陂县北七十里木兰山北)。隋开皇初废。②南朝陈置,治所在赭圻城(今安徽繁昌县西北三十里)。领南陵等郡。隋开皇九年(589)废。③北齐改湘州置,治所在新化县(今湖北大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