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里集
即今山东巨野县南营里乡。民国 《续修巨野县志》 图: 南有营里集。
即今山东巨野县南营里乡。民国 《续修巨野县志》 图: 南有营里集。
即夏屋山。在今山西代县东北。《史记·赵世家》: 赵襄子元年 (前475),“北登夏屋”。《正义》 引 《括地志》 云: “夏屋山一名贾屋山,今名贾母山。在代州雁门县东北三十五里。”即“贾屋山”。
在今湖北石首市东三十里。《方舆纪要》 卷78石首县 “东山” 条下: 猎货山 “下有彭田港,宋时商贾舟楫往来贸易于此。水涨亦通洞庭”。
明永乐五年 (1407) 改日南州置, 属安府。治所在河黄县 (今越南中部义静省东南石河一带)。辖境相当今越南义静省东南部地。宣德二年(1427) 以后地入安南。
一名大騩山。在今河南新密市东南。《汉书·地理志》河南郡密县:“有大騩山,潩水所出。”《资治通鉴》:南朝梁大同四年(538),东魏侯景攻广州(治今河南鲁山县),未拔,闻西魏救兵将至,集诸将议之,行洛州事
金改望都县置,属中山府。治所即今河北望都县。元属保定路。明属保定府。清乾隆十一年(1746)复名望都县。古县名。金改望都县置,治今河北省望都县。属定州。蒙古初属真定府,太宗十一年(1239年)改属保定
南朝梁置,属南梁北巴州。治所在西充国县(今四川南部县西北)。辖境相当今四川南部县西北与阆中市接壤地区。西魏废。
西汉景帝五年(前152)造,在今陕西西安市东北灞水入渭处东侧。唐咸亨中于此置渭桥仓,为转运漕粮必经之地。唐末以后废。西汉景帝五年(前152年)建,在今陕西省西安市东北渭河上。唐末废。
东魏武定七年(549)置,属高平郡。治所在今江苏泗洪县境。北周并入高平县。《清一统志·泗州》 引《县志》:朱沛故城“在故徐城西北六十里。其地有朱沛水,故名”。古县名。东魏武定七年(549年)改朱沛郡置
①春秋秦邑。在今陕西澄城县南。《左传》:文公四年(前623),“晋侯伐秦,围邧、新城”。②即阮国。在今甘肃泾川县东南。古邑名。又作刓。春秋秦邑,在今陕西省澄城县东南。《史记·十二诸侯表》:秦穆公三十七
即和墨州。唐贞观中置,属安西都护府。治所在拨换城 (一名威戎城,今新疆温宿县东扎木台乡喀什艾日克村古城。一说在今阿克苏市)。贞元中废。又作和墨州。唐贞观年间置,治拨换城(又名威戎城,今新疆阿克苏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