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祁县
①即苏示县。治所在今四川西昌市西北六十里礼州镇。《三国志·蜀书·张嶷传》:后主时为越嶲郡太守,“苏祁邑君冬逢、逢弟隗渠等,已降复反。嶷诛逢”。
②北周天和三年(568)于废苏示(祁)县置,为亮善郡治。治所在今四川西昌市西北六十里礼州镇。《寰宇记》卷80苏祁县:“以苏祁之夷为邑。”隋开皇初改为苏祗县。唐武德时复为苏祁县。后地入南诏。
古县名。三国蜀汉改苏示县置,治今四川省西昌市西北礼州。属越嶲郡。西晋废。南朝宋复置,齐废。北周武帝又置。隋开皇初改苏祗县。唐复为苏祁县,后地入南诏。
①即苏示县。治所在今四川西昌市西北六十里礼州镇。《三国志·蜀书·张嶷传》:后主时为越嶲郡太守,“苏祁邑君冬逢、逢弟隗渠等,已降复反。嶷诛逢”。
②北周天和三年(568)于废苏示(祁)县置,为亮善郡治。治所在今四川西昌市西北六十里礼州镇。《寰宇记》卷80苏祁县:“以苏祁之夷为邑。”隋开皇初改为苏祗县。唐武德时复为苏祁县。后地入南诏。
古县名。三国蜀汉改苏示县置,治今四川省西昌市西北礼州。属越嶲郡。西晋废。南朝宋复置,齐废。北周武帝又置。隋开皇初改苏祗县。唐复为苏祁县,后地入南诏。
北宋置,属清池县。在今河北沧县东南。
在今湖北黄梅县东北。《清一统志·黄州府》 引《县志》:“相传唐曾元裕驻兵兵之所。一名桐坡砦。下有百万坡,相传亦元裕所凿。”在今湖北省黄梅县东北。相传唐曾元裕驻兵于此。
即今吉林德惠市西南双山子。《清史稿·地理志》 德惠县:“西:双山崖镇,达农安。”
在今广东广州市中山四路东段。明清为番禺学宫(孔庙)。该所创办于1924年7月,一、二届所址在广州市越秀南路惠州会馆(今越秀南路89号,中华全国总工会旧址),三至五届在东皋大道原1号(今东皋大道礼兴街6
北宋崇宁五年(1106)置,治所在今广西南丹县西南吾隘乡那地村。大观元年(1107)废,后复置。元属庆远南丹安抚司。明洪武元年(1368)改置那地州。北宋崇宁五年(1106年)置,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南
旧名古鄯堡。即今青海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南古鄯镇。《清一统志·西宁府二》:巴暖三川营“旧名古鄯堡……城周二里有奇。本朝设守备驻防”。
在今江苏南京市江北浦口大顶山狮子峰下。南朝梁天监年间,萧衍为高僧法定建精舍于此,敕名 “定山寺”。天竺国 (今印度) 高僧达摩也曾在此驻锡,面壁三年。今存达摩岩、面壁处、宴坐石、卓锡泉及明弘治四年 (
①即今南肥河。源于安徽肥西县东北将军岭,东南流经鸡鸣山东麓,穿合肥城折而向南流,在施口入巢湖。《水经·施水注》: “施水受肥于广阳乡,东南流径合肥县……又东径湖口戍,东注巢湖。”②一名施黔水。在今湖南
西晋置,属襄阳郡。治所在今湖北襄阳县东北。寻废。唐贞元二十一年(805)改临汉县置,属襄州。治所在今襄阳县西北邓城。北宋宣和元年(1119)属襄阳府。南宋绍兴七年(1137)废。古县名。西晋置,治今湖
一作翟泉。在今河南洛阳市东北汉魏故城内北隅。《左传》:定公元年(前509)正月,“晋魏舒合诸侯之大夫于狄泉,将以城成周”。杜预注:“狄泉,今洛阳城内大仓西南池水也。时在城外。”又作翟泉。春秋周王城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