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芦山县

芦山县

①明洪武六年(1373)改泸山巡司置,属雅州。治所即今四川芦山县。明郭子章《郡县释名》四川卷下:卢山县“以境内卢山为名也。山在城东,又名卢奴山,以其周匝皆大山,此山在内独小也。字本作卢,后人加草,因山多葭芦也。……一说开明号丛帝,丛帝生卢帝。今雅州芦山县有开明王城,疑即卢帝所居,故曰卢”。清属雅州府。民国初属四川建昌道。1928年直属四川省, 1939年改属西康省,1955年复属四川省。

②1927年置,属普洱道。治所在今云南思茅市西南六十二里官房。民国《普思沿边各区改设县治案卷》:“因该区原有大庐山、小庐山二支为最著,故改名芦山县。”因与四川芦山县重名,1929年改六顺县。


在四川省中部偏西。属雅安市。面积 1253.4 平方千米。人口11.8万。辖6镇、9乡。县人民政府驻芦阳镇。隋仁寿元年(601年)置卢山镇,三年置卢山县,属雅州。《太平寰宇记》芦山县:“以界内芦奴山为名。”《读史方舆纪要》芦山县:卢山“县东九里,接黎州所界。隋以此名县。或谓之卢奴山”。古字芦通卢。大业三年(607年)属临邛郡。唐复属雅州。元至元二十年(1283年)改名泸山县。明洪武六年(1373年)始名芦山县。清属雅州府。1913年属上川南道,1914年属建昌道,1928年直属四川省。1935年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至此建县苏维埃政府。1939年属西康省。1950年属西康省雅安专区。1955年属四川省雅安专区,1968年改属雅安地区,2000年属雅安市。地处四川盆地西缘山地,属邛崃山南段分支。芦山河纵贯县境,西纳宝兴河至飞仙关汇天全河后称青衣江。农产稻、玉米、小麦、油菜籽,并产茶叶、生漆、棕片、大黄、厚朴、黄柏、贝母。有煤、铁、铅、铝土、铜、钾盐及花岗石等矿。工业有采煤、造纸、酿造和花岗石加工等。宝雅公路经此。县境多东汉石刻。有古扼连通南亚、西域的“青衣道”。古迹有汉樊敏碑阙、王晖石棺、平襄楼、飞仙关、姜公庙等。


猜你喜欢

  • 万铜山

    在今湖北谷城县东南。《清一统志·襄阳府一》:万铜山“在谷城县东南九十里。俗传唐时山有广德寺,尝铸万斤铜钟于此”。古山名。在今湖北省谷城县东南。唐时山上有广德寺,铸万斤铜钟于此,故名。

  • 升龙

    即今越南河内市。安南李陈朝之都。安南吴士连《大越史记全书》卷2:顺天元年宋大中祥符三年(1010),“秋七月,帝(李公蕴)自华闾城徙都于京府大罗城。暂泊城下,黄龙见于御舟,因改其城曰升龙城。……遂于升

  • 朱台堡

    北宋政和三年(1113)于朱灰台筑城,属环州。在今甘肃环县东北。金废。

  • 曲界市

    即今广东徐闻县东北曲界镇。清宣统《徐闻县志》卷1:“武安市即曲界市,县东八十里。宁海司驻此。”

  • 玛尔占鄂勒氐

    在今新疆墨玉县东北和田河西岸。《清一统志·和阗》:玛尔占鄂勒氐“在塔喀克北六十五里,和阗城东北四百二十里”。

  • 马沉港

    在今江苏溧水县东南。《方舆纪要》卷20江宁府溧水县:马沉港“在县东南三十七里。出县东五十里分界出,流入石臼湖”。

  • 三里营

    清改南丹卫置,属广西提督。都司驻上林县三里(今广西上林县东北六十里三里镇),并分驻州同。乾隆三年(1738)改设县丞。后废。即今广西壮族自治区上林县东北三里镇。明万历三年(1575年)设思恩参将驻守于

  • 崇安场

    五代南唐保大九年 (951) 置,属建阳县。即今福建武夷山市 (崇城镇)。北宋淳化五年 (994)升为崇安县。五代南唐保大九年(951年)置,即今福建省武夷山市驻地崇城镇。属建阳县。北宋淳化五年(99

  • 大荣寨

    即今四川荣昌县东北路孔镇。清光绪《荣昌县志》卷2:大荣寨在“县北三十里,即路孔场。东北距山,西南临水。嘉庆五年建”。

  • 雾灵山

    ①又名伏凌山、 孟广��山。 在今河北兴隆县西北。海拔2116米。《水经·鲍丘水注》: 石门水“出伏凌山。山高峻,岩鄣寒深,阴崖积雪,凝水夏结,事同离骚峨峨之咏,故世人因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