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芙蓉山

芙蓉山

①在今浙江乐清市东北四十里芙蓉镇。《隋书·地理志》:永嘉郡永嘉县“有芙蓉山”。《寰宇记》卷99温州乐清县:芙蓉山“西南上三峰有四耸石,并高三四尺,森然如芙蓉,红赤相映,因以为名”。

②在今浙江临海市东。本为海岛,后淤为平陆。《寰宇记》卷98临海县:芙蓉山,“《临海记》云:州东北七十里海中有芙蓉山,智者禅师传云;出海口望芙蓉山,竦若红莲之始开。唐天宝六载改为秀丽山”。

③在今福建福州市北六十里。《方舆纪要》卷96福州府“寿山”条:“其并崎者曰芙蓉山,秀丽若芙蓉。别麓有洞,曰灵洞,岩甚深邃,亦曰芙蓉洞。”《清一统志·福州府一》 引《福建通志》曰:“洞内有五代僧义存所辟开山堂,石床、石鼓、石盆犹存。”

④即今福建霞浦县东南浮膺岛。明郑和下西洋经此。

⑤在今江西万安县西。《方舆纪要》卷87吉安府万安县:芙蓉山在“县西五里,隔江。山形秀丽,超出众山”。

⑥即今江西临川市最南端芙蓉山。海拔1757米。《寰宇记》卷110临川县:芙蓉山“在县西南八十里,跨乐安境。秀丽如芙蓉。上有葛仙祠”。

⑦在今江西乐安县东北,接崇仁县界。《明一统志》卷54抚州府:芙蓉山“在崇仁县南一百里。秀丽如菡萏出水状。顶有葛仙翁祠,旁有龙潭”。《清一统志·抚州府一》:芙蓉山“在崇仁县西南八十里。山形秀丽,高一千五百丈,周三十里。西去乐安县三十里。有书堂。十二洞水,皆流入宝唐水”。

⑧在今山东苍山县南六里。《清一统志·沂州府一》:芙蓉山“在兰山县南,下有芙蓉湖。东泇水入焉”。元于钦《齐乘》卷2:泇水“东分一支入芙蓉湖,溉田数千顷。湖在沂州东南芙蓉山下,香粳钟亩,古称琅邪之稻,即此”。

⑨旧名青羊山。在今湖南安化县东南部。建有芙蓉林场。明《寰宇通志》卷55长沙府:芙蓉山“与大沩山相接。奇峰叠耸,状若芙蓉”。

⑩在今湖南桂阳县西南二里。《方舆胜览》卷61桂阳军:芙蓉山“下有泉曰蒙泉”。《方舆纪要》卷80桂阳州“石门山”条下:“《志》云,州西南有芙蓉山,峰峦奇峭,下有源泉。”

(11)亦名芙蓉冈。在今广东韶关市西五里。《舆地纪胜》卷90韶州:芙蓉山“在州西五里。其山先有芙蓉株,故名。许浑有芙蓉山寺诗”。《方舆纪要》卷102曲江县:芙蓉山“山形簇起,状若芙蓉。山半有石室,顶有玉泉井”。《清一统志·韶州府》 引《始兴记》:“郡西南有芙蓉冈,高若玉山,邻枕郊郭,可四十余里。”又引《荆州记》:“芙蓉冈半有石室伏穴,自西山潜通江东岸。汉末,道士康容得仙于此。”

(12)在今四川营山县东北八里。《方舆纪要》卷68营山县:芙蓉山“峰峦丛秀,若芙蓉”。

(13)在今四川珙县西北。《方舆纪要》卷70珙县:芙蓉山在“县北三十里。有九十九峰,环错耸秀,状若芙蓉。又南有二峰突起,曰小芙蓉”。


猜你喜欢

  • 柏山

    ①在今北京市门头沟西北青白口。《明一统志》 卷1顺天府: 柏山 “在府西北清白口社,山四旁多产柏,故名。上有寺,亦以柏山名”。②在今河北行唐县西北。《方舆纪要》 卷14行唐县: 柏山在 “县西北三十五

  • 班禅六世塔

    即清净化城塔。在今北京市朝阳区安定门外黄寺路11号。是清乾隆四十七年 (1782) 为西藏班禅六世修建的衣冠塔。

  • 左封郡

    北周天和元年(566)置,属早州。治所在广平县(今四川黑水县东南色尔古乡)。王仲荦《北周地理志》卷2:左封郡“盖取羌部大小左封立名”。隋开皇三年(583)废。北周天和元年(566年)置,治广平县(今四

  • 山只昆部

    金北边部族。即蒙元史料所载之散只兀(又作珊竹、撒勒只兀惕)部,是蒙古分部之一,与乞颜部为同族疏属。居地在今内蒙古呼伦贝尔盟呼伦湖之东,辉河、伊敏河流域。

  • 吞列县

    西汉置,属乐浪郡。治所在今朝鲜大同江上游平安南道宁远附近。东汉改为乐都县。古县名。西汉置,治今朝鲜平安南道宁远附近。属乐浪郡。东汉改名乐都县。

  • 竹里山

    在今江苏句容县北。《元和志》卷25润州句容县:“竹里山, 在县北六十里。王涂所经,涂甚倾险,行者号为翻车岘。山间有长涧,高下深阻,旧说云似洛阳金谷。宋武帝初起, 自京口至江乘,破桓玄将吴甫之于竹里,移

  • 粟楼烽

    即今新疆乌什县牙满乡西七十里别迭里熢燧。《新唐书·地理志》 温隶州: “又西北三十里至粟楼烽。”

  • 贾复 (復) 城

    ①即寡妇城。在今河北唐县北五十里。《水经·滱水注》: 夏屋城 “东侧,因河仍墉筑一城,世谓之寡妇城。贾复从光武追铜马五幡于北平所作也,世俗音转,故有是名”。②即今河南宝丰县。《水经·汝水注》: 桓水“

  • 隋化县

    隋开皇十年 (590) 置,属桂州。治所在今广西蒙山县东南黄村镇大化。大业初属始安郡。唐武德五年 (622) 改为立山县。古县名。隋开皇十年(590年)置,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蒙山县东南、蒙江南岸,属桂

  • 髣山

    即今山东定陶县西北十里仿山。《寰宇记》卷13广济军定陶县: “髣山庙在县西北五里层阜之上。按,髣山,古曹国葬地,连属十五里,仿佛似山,因名。自曹叔振铎至伯阳二十五代皆葬于此。”古山名。在今山东省定陶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