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阳县
①北魏孝昌中置,属北梁郡。治所在亳城(今河南民权县东北)。北齐天保七年(556)废。
②北魏置,属沛郡。治所在今山东曹县南二十五里。北齐废。
古县名。北魏孝昌中改考城县置,治今河南省民权县东北。为北梁郡治。北齐天保中改为成安县。
①北魏孝昌中置,属北梁郡。治所在亳城(今河南民权县东北)。北齐天保七年(556)废。
②北魏置,属沛郡。治所在今山东曹县南二十五里。北齐废。
古县名。北魏孝昌中改考城县置,治今河南省民权县东北。为北梁郡治。北齐天保中改为成安县。
在今河南淮阳县西南。宋庄绰《鸡肋编》卷上:“陈州城外有厄台寺,乃夫子绝粮之地。”《清一统志·陈州府二》 引《通志》:“陈州厄台,明嘉靖间改曰弦歌台。”
即蒲昌海。今新疆罗布泊。《史记·大宛列传》: “ (于窴) 其东水东流,注盐泽。” 《正义》 引 《括地志》: “蒲昌海一名泑泽,一名盐泽,亦名辅日海,亦名牢兰海,亦名临海,在沙州西南。”即“蒲昌海”
即弓门寨。今甘肃张家川回族自治县东南恭门乡。《资治通鉴》:五代汉乾祐元年(948)十二月,“韩保贞闻安思谦去,亦退保弓川寨”。
辽置,属奉圣州。治所在今河北赤城县北云州乡。金属德兴府。蒙古中统四年 (1263)为云州治,至元二年 (1265) 废。元至元二十八年(1291) 复置,移治龙门镇 (今赤城县西南龙关镇)。明初废。
①东汉改利成县置,属东海郡。治所在今江苏赣榆县西四十里古城村。建安三年(198)为利城郡治。西晋复改利成县。②亦作利成县。东晋元帝初侨置,治所在今江苏常熟市北境。永和中寄治京口 (今江苏镇江市)。南朝
在今安徽枞阳县东北,长江北岸老洲镇。《明史·地理志》 桐城县:“又东有六百丈巡检司。”《清一统志·安庆府二》:六百丈巡司“在桐城县东一百六十里老洲”。
西汉置,属右扶风。治所在今陕西宝鸡县(虢镇) 西千河入渭处。东汉废。古县名。西汉置,治今陕西省宝鸡市陈仓区西千河与渭河汇合处。属右扶风。东汉初废。
一作亦耳麻不莫剌山。古名积石山。即今青海东南部之阿尼马卿山。《清一统志·青海厄鲁特》:积石山,“《元史河源附录》:吐蕃朶甘斯东北有大雪山,其山最高,名伊拉玛博啰”。
在今江西泰和县南。《南齐书·高逸传》:始兴人卢度“隐居西昌三顾山,鸟兽随之”。《清一统志·吉安府一》:三顾山“在泰和县南五十里,正当县治。三峰秀特如相顾状。下有洗马池,相传为郭子仪遗迹。……又宋徽宗时
北魏太和十九年(495)置,治所在汝南郡新息县(即广陵城,今河南息县)。南朝梁大通元年(527)改为西豫州。太清元年(547)改为淮州。东魏武定七年(549)复为东豫州。辖境相当今河南息县、淮滨二县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