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纳溪砦

纳溪砦

北宋皇祐三年(1051)置,属江安县。在今四川泸州市西南安富镇(永宁河东,旧纳溪县城)。《宋史·蛮夷传》:熙宁十年(1077),“罗苟夷犯纳溪砦。初,砦民与罗苟夷竞鱼笱,误殴杀之,吏为按验。夷已忿,谓‘汉杀吾人,官不偿我骨价,反暴露之’。遂叛。提点刑狱穆珦言‘纳溪去泸一舍’罗苟去纳溪数里……”。即此。南宋绍定五年(1232)改置纳溪县。


猜你喜欢

  • 武丘

    即丘头。在今河南沈丘县东南四十里颍水北岸。《晋书·海西公纪》: 桓温帅师伐前燕,太和五年 (370) 四月,“桓温部将竺瑶破 (袁) 瑾于武丘”。即此。在今河南省沈丘县东南。本名丘头,三国魏末司马懿平

  • 温汤

    ①在今河北蔚县北。《魏书·陆丽传》: 和平时,为侍中司徒,“疗疾于代郡温泉”。《水经·㶟水注》: “㶟水又东北径桑乾县故城西, 又屈径其城北。王莽更名安德也。《魏土地记》

  • 陆泽县

    唐先天二年(713)置,为深州治。治所在今河北深州市西旧州村。北宋雍熙四年(987)废。古县名。唐先天二年(713年)析饶阳、鹿城二县置,治今河北省深州市西南旧州。为深州治。北宋雍熙四年(987年)省

  • 豪界墟

    在今广西贺县东北开山乡。清光绪 《广西舆地全图》 贺县图: 东北有豪界墟。

  • 石门隘

    在今湖南新宁县西北三十八里万峰乡。明置巡司于此。《清一统志·宝庆府二》:石门隘“在新宁县西。有土城。明尝移武冈州巡司于此。后巡司仍归州,设隘长、统制、大绢等峒”。

  • 东岩山

    在今江西黎川县东。《明一统志》卷53建昌府:东岩山“在新城县东四十里。叠嶂排空,与日山相望”。俗称东山、麟山。在福建省莆田市西北角。山上旧有数百年古松200多株,宋元摩崖石刻多处。有北宋淳化元年(99

  • 三百坑水

    ①即今江西安远县南九曲河。《方舆纪要》卷88赣州府安远县:三百坑水“在县南四十里。有三百坑水源出焉,东流一百五十里至九洲河始通舟楫。又二百五十里入广东龙川县界,而为东江”。②即今广东东江上源定南河。《

  • 刘公堤

    亦作刘公堰。又名糜枣堰。即今四川成都市西北郊九里堤。《方舆纪要》卷67成都县“浣花溪”条下:九里堤,“宋乾德中圯,守臣刘熙古修筑,一号刘公堤”。

  • 建水城

    唐南诏置,属通海都督。即今云南建水县。《元史·地理志》: “每秋夏溪水涨溢如海,夷谓海为惠, 为大, 故名惠, 汉语曰建水。” 宋大理属秀山郡。元改建水州。

  • 阳宗县

    元至元十三年(1276)以原强宗部置,属澂江路。治所在今云南澄江县北三十五里阳宗镇。万历《云南通志》卷2:“强宗讹为阳宗。”明属澂江府。清康熙八年(1669)废入河阳县。古县名。元至元十三年(1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