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禹功矶

禹功矶

一名吴王矶、吕公矶。在今湖北武汉市汉阳城区东北部龟山东端。《舆地纪胜》 卷79汉阳军:吴王矶 “在大别山侧”。《清一统志·汉阳府》 “禹功矶” 条引 《府志》: “俗名吕公矶。元世祖尝驻跸黄鹤山,隔江望见此矶,敕改名 ‘禹功’,立禹祠于上。”


在湖北省武汉市龟山东端。怪石嶙峋,直劈江水,与对岸黄鹤矶头锁江相望,形成长江中游的天然门户,有“天连吴蜀,地控荆襄,接洞庭之混茫,吞云梦之空阔”之势。相传“禹导水导山皆经此”,此“为大禹治水成功之所”,故改名禹功矶,并建禹王祠。后名胜逐渐增多,如传为大禹亲植的禹柏、元建的禹王庙、明建的晴川阁、清初名士毛会建从衡山摹刻的岣嵝碑等,但解放前多已毁废。现重建有古色盎然的禹王庙、雄伟宏丽的铁门关、层楼飞举的晴川阁及“荆楚雄风”碑刻等。


猜你喜欢

  • 泠君山

    在今广东乐昌市东北。《水经·溱水注》:“泷水又南合泠水。泠水东出泠君山。山,群峰之孤秀也。晋太元十八年,崩十余丈。于是悬涧瀑挂,倾流注壑,颓波所入,灌于泷水。” 《方舆纪要》 卷102乐昌县: 泠君山

  • 少习

    山名。在今陕西丹凤县东南。其下即武关。《左传》:哀公四年(前491),楚人谋北方,使谓阴地之命大夫士蔑曰:“将通于少习以听命。”杜注:“少习,商县武关也。”

  • 故城砦

    北宋改故城镇置,属将利县。在今甘肃武都县东南三里白龙江北岸。

  • ?岭

    在今浙江富阳市北二十五里。 《方舆纪要》卷90富阳县: ��岭, “明初李文忠自严州下桐庐, 至富阳,遂北趋余杭,张士诚将潘原明守杭州,以城降,盖道出于此”。

  • 图赖昭站

    又作陶赖昭。清置,即今吉林松原市东南陶赖昭镇。《清一统志·吉林二》 “金州鄂佛罗站”条下: “蒙古站又西北五十里至图赖昭站。”

  • 洪沟镇

    在今江苏沭阳县西。《方舆纪要》 卷22沭阳县: 洪沟镇在 “县西六十里”。

  • 马陵关

    一名马岭关。明置,在今山西太谷县东南四十五里马羚关村,与榆社县接界。明置巡司于此。

  • 西唐山

    又名唐山、青山。在今河南叶县西南六十里澧河畔。《后汉书·高凤传》:高凤“乃教授业于西唐山中”。《隋书·地理志》:方城县“有西唐山”。

  • 三衢

    今浙江衢州市的别称。《明一统志》卷43衢州府:三衢,“《吴会须知》:以路通三越,故名”。

  • 黄家滩镇

    民国时置,属嘉善县。即今浙江嘉善县西北二十四里洪溪镇驻地洪家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