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鼎县
清乾隆四年 (1739) 置,属福宁府。治所在桐山南麓 (今福建福鼎县)。《清史稿·地理志》:“东有福鼎山,县以此名。” 1913年属福建东路道,1914年属闽海道,1928年直属福建省。
古旧县名。清乾隆四年(1739年)析霞浦县置,治今福建省福鼎市桐山镇。属福宁府。1995年撤销,改设福鼎市。
清乾隆四年 (1739) 置,属福宁府。治所在桐山南麓 (今福建福鼎县)。《清史稿·地理志》:“东有福鼎山,县以此名。” 1913年属福建东路道,1914年属闽海道,1928年直属福建省。
古旧县名。清乾隆四年(1739年)析霞浦县置,治今福建省福鼎市桐山镇。属福宁府。1995年撤销,改设福鼎市。
即今四川成都市南郊昭烈庙(武侯祠)。为祭祀蜀汉先主刘备庙宇。《元和志》卷31成都县:先主庙“在县南二十里”。《寰宇记》卷72华阳县:先主祠“在府南八里,惠陵东七十步。齐高帝梦益州有天子卤簿,诏刺史傅覃
即今印度河。《新唐书·地理志》 附“广州通海夷道”: “ (提国) 其国有弥兰大河, 一曰新头河, 自北渤昆国来, 西流至提国北, 入于
在今江苏太仓市东北三十里。宋时与七鸦浦俱为诸大浦之一。《清一统志 ·太仓州一》: 茜泾“西承杨林河,东出花浦口入海。宋范仲淹、叶清臣、赵霖皆尝开浚”。
清置,属中部县。在今陕西黄陵县西一百五十里孟寨镇。在四川省德阳市旌阳区北部。面积28.3平方千米。人口2万。镇人民政府驻孟家店,人口 3400。明清时设孟家店驿站,故名。1949年为孟家乡,1958年
①隋大业四年 (608) 改蔚汾县置,属楼烦郡。治所在今山西兴县西北四十里黑峪口村南。唐武德七年 (624) 改为临津县。②唐武德三年 (620) 改太和县置,为北和州治。治所在今山西临县北二十五里故
北周改安乡郡置,属南州。治所在万川县(今四川万县市)。辖境相当今四川万县市及梁平等县地。隋开皇初废。北周改安乡郡置,治万川县(今万州区)。辖境约当今重庆市万州区、梁平县地。为南州治。隋开皇初废。
西汉置,属巨鹿郡。治所在今河北隆尧县北二十五里固城镇。东汉废。西汉元朔三年(前126年),武帝封赵敬肃王子贺为象氏节侯,置象氏侯国,治今河北省隆尧县北。东汉省。
原称西布特哈地区,即清末所设西路布特哈总管衙门所辖区域。1932年伪满洲国在此设兴安东分省。1945年解放,1946年3月,在扎兰屯成立纳文慕仁省政府,同年6月改称纳文慕仁盟,属兴安省。“纳文慕仁”,
地区名。指今四川雅砻江至西藏昌都地区宁静山以东之地。清雍正间,在宁静山顶立碑划川藏界,山以东地称炉边。
即今内蒙古凉城县东北岱海。《晋书·慕容垂载记》: 东晋太元二十年 (395),“遣其太子宝及农与慕容麟等率八万伐魏……宝进师临河,惧不敢济。还次参合 (陂),忽有大风黑气,状若堤防,或高或下,临覆军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