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祁连山

祁连山

一名雪山。在今甘肃省酒泉市南。广义的祁连山亦指甘肃省西部和青海省东北部边境山地。因在河西走廓南边。亦称南山。《汉书·霍去病传》:元狩二年(前121),“去病至祁连山,捕首虏甚多”。师古注曰:“祁连山即天山也,匈奴呼天为祁连。”


甘肃省西部和青海省东北部边境山地的总称。蒙古语意为“天山”。《史记·匈奴列传》:骠骑将军霍去病“复与合骑侯数万骑出陇西、北地二千里,击匈奴。过居延,攻祁连山”。《索隐》引《西河旧事》云:“山在张掖(治今甘肃张掖市西北)、酒泉(治今酒泉市)二界上,东西二百余里,南北百里,有松柏五木,美水草,冬温夏凉,宜蓄牧。匈奴失二山,乃歌云:‘亡我祁连山,使我六蓄不蕃息;失我燕支山,使我嫁妇无颜色。’祁连,一名天山,亦曰白山也。”即此。古老褶皱断块山。西北—东南走向。由几条平行山脉组成,山、谷相间,绵延 1000 千米,宽200~300千米。狭义的祁连山指其最北的一支,即位于甘、青两省界的走廊南山和冷龙岭,因位于河西走廊以南,也称南山。平均海拔 4000 米以上。团结峰(属疏勒南山,5827 米)为整个山系最高峰。多雪峰、冰川。为黄河水系和内陆水系的分水岭。有云杉林分布和铁矿等矿产资源。位于甘、青两省交界处的祁连山自然保护区,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猜你喜欢

  • 嵇山

    ①在今安徽濉溪县南。《晋书·嵇康传》:嵇康 “其先姓奚,会稽上虞人,以避怨,徙焉。铚有嵇山,家于其侧因而命氏”。②一名秋山。在今河南焦作市东。《寰宇记》 卷53修武县: “山阳城北有秋山。即嵇康之园宅

  • 邪施县

    唐贞观元年(627)置,属郎州。治所在今贵州遵义市西南。后废。十三年(639)复置,属播州。十四年(640)改名罗为县。

  • 赵伊镇

    清置,属永济县。即今山西永济市。1949年永济县移治于此。

  • 江湾寨

    南宋置,即今上海市北宝山区南江湾镇。元、明时置巡司治此。清设把总驻守。南宋置,即今上海市虹口区江湾镇。元、明时于此设巡检司。清设把总驻守。

  • 义门镇

    明置,属亳州。即今安徽涡阳县西北四十六里义门镇。明、清置巡司于此。(1)在山西省保德县北部,西邻陕西省。面积90.95平方千米。人口1.6万。镇人民政府驻义门,人口850。传北宋治平年间,村民赵宁十世

  • 黄柏墟

    即今江西瑞金市北二十里黄柏乡。明嘉靖《赣州府志》 卷5瑞金县: “黄柏 (墟),县北。” 清道光 《宁都直隶州志》 卷4: 瑞金县有黄柏墟。

  • 南湘江

    在今海南省东方黎族自治县南之南港。《明一统志》 卷82琼州府: 南湘江 “在感恩县 (治今感城镇) 南三十里。源发黎母山,至此西南入于海”。

  • 万人敌城

    在今湖北武汉市武昌城区蛇山。《舆地纪胜》卷66鄂州江夏县:万人敌城“在城东黄鹄山顶。亦古城也。西连子城, 下瞰外郭。建炎草窃犯城,郡守命其上以强弩射之, 寇退。因得其名”。

  • 五盐井

    即雒马五盐井。在今云南洱源县西,与云龙县接界。《明史·地理志》:“五盐井提举司,洪武十六年置,万历四十二年废。”

  • 铜锣洲

    在今湖南耒阳市北十里骜山水口。《清一统志·衡州府一》: 铜锣洲“周十里。耒水直流,此为之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