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石虎关

石虎关

①明置,属纳溪县。在今四川叙永县北一百一十里江门镇北。《方舆纪要》卷72纳溪县“倒马关”条下:“石虎关在县南百五十里, 明初置,通云贵之道。关前有石如虎,因名。”

②在今贵州桐梓县北。《明史·刘綎传》:万历二十八年(1600)征播州杨氏,杨应龙军“聚守石虎关,綎亦掘堑守”。其后,刘綎“攻克‘贼’滴泪、三坡、瓦窑坪、石虎诸隘,直抵娄山关”。


在今贵州省桐梓县北。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征播州杨氏,刘綎与杨应龙军对峙于此。


猜你喜欢

  • 陕西三边

    总督名。明弘治十年 (1497) 遣重臣总督陕西、甘肃、延绥、宁夏军务。十五年后或设或革。至嘉靖四年 (1525) 始定设,初称提督军务,七年改提督为总制,十九年改为总督三边军务。驻固原州 (今宁夏固

  • 全宁设治局

    1931年置,属热河省。治所即今内蒙古翁牛特旗驻地乌丹镇。同年改设全宁县。1931年由翁牛特左旗析置,治乌丹城(今内蒙古翁牛特旗乌丹镇)。同年升全宁县,隶热河省。

  • 经棚县

    1914年改经棚设治局置,属热河特别区热河道。治所即今内蒙古昭乌达盟克什克腾旗驻地经棚镇。据 《经棚县志》 记载: 清顺治年间,西藏的喇嘛到此处传经,搭了一处简易的棚子为诵经之处,故名。1945年并入

  • 瓜洲渡

    古时长江下游主要津渡之一。在今江苏邗江县南瓜洲镇。《金史·海陵王纪》:正隆六年(1161)南侵,于采石大败,驻扬州,“会舟师于瓜洲渡,期以明日渡江”。旋被完颜元宜所杀。

  • 明湖

    又名彝休湖、阳宗湖。即今云南宜良、澄江、呈贡三县间之阳宗海。元至清称明湖。《元史·地理志》 阳宗县: “在本路西北 (按,婴为东北),明湖之南。” 《清一统志·澂江府》: 明湖“在河阳县东北。一名彝休

  • 甘泉堡

    ①北宋崇宁五年(1106)置,属秦州。在今甘肃会宁县东南。金废。②清置,属海城县。即今辽宁海城市东北甘泉乡。《清一统志·奉天府二》 “土河堡”条下:“甘泉堡在(海城)县北三十里。”

  • 任家铺

    即今四川忠县西南任家镇。清道光《忠州直隶志》卷2:任家场“距城九十里”。

  • 五祖寺

    在今湖北黄梅县东北五祖镇北。《清一统志·黄州府二》:五祖寺“在黄梅县东北冯茂山。亦名真慧寺。唐咸亨中,五祖宏忍禅师建”。今寺为清咸丰年间建。有北宋建十方佛塔(八角七级,高6.36米)、释迦多宝如来佛塔

  • 汉阳堰

    唐建。在今四川双流县东南籍田镇东。《新唐书·地理志》 籍县:“东五里有汉阳堰,武德初引汉水溉田二百顷,后废。文明元年,令陈充复置,后又废。”在今四川省双流县籍田镇东。唐武德初引汉水溉田二百顷,后废。文

  • 上爱茶峒长官司

    明宣德三年(1428)置,属东乡安抚司。治所在今湖北宣恩县东南。清雍正十三年(1735)废。明宣德三年(1428年)置,治今湖北省宣恩县东南。属东乡五路安抚司。清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