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沟镇
清置,属容城县。即今河北高碑店市东北五十里白沟镇。因白沟河而得名。
在河北省高碑店市南部。面积53.5平方千米。人口4.2万。镇人民政府驻白沟,人口 6040。因临白沟河得名。1953年设乡,1958年并入泗庄公社。1961年析置白沟公社,1984年复乡,同年改镇。产小麦、玉米、花生。有农机加工、纸盒、人造革制品、制鞋等厂。民间泥塑历史悠久。为全国最大的箱包市场和著名的小商品集散地。为省十大镇之一、全国小城镇建设试点镇。高雄津保北线公路于此交会。
清置,属容城县。即今河北高碑店市东北五十里白沟镇。因白沟河而得名。
在河北省高碑店市南部。面积53.5平方千米。人口4.2万。镇人民政府驻白沟,人口 6040。因临白沟河得名。1953年设乡,1958年并入泗庄公社。1961年析置白沟公社,1984年复乡,同年改镇。产小麦、玉米、花生。有农机加工、纸盒、人造革制品、制鞋等厂。民间泥塑历史悠久。为全国最大的箱包市场和著名的小商品集散地。为省十大镇之一、全国小城镇建设试点镇。高雄津保北线公路于此交会。
唐置,为抚水羁縻州治。治所在今广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东北明伦镇。北宋大中祥符九年(1016)改为归仁县。古县名。唐置,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东北、小环江西岸中州中里。为抚水州治。北宋大中祥符
即今云南西畴县南四十八里老街。宋为牛羊土司驻地。清设牛羊汛。
西汉置,属河间国。治所在今河北武强县(小范) 西北沙洼乡。东汉改名武遂县。见“武遂县”。
即今广东东莞市东南塘厦镇。清光绪 《广州府志》 卷69墟市: 东莞县有 “塘头厦村”。
即今贵州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西南火烘乡。明郭子章 《黔记》 卷7: “元于罗黎寨置和弘州,寻改镇宁州……明洪武十六年仍于罗黎寨置州……嘉靖十二年改迁州治于安庄卫城。”
即铜官山。在今四川金堂县东。《舆地纪胜》 卷164怀安军: 金水山,“ 《皇朝郡县志》 云:在金水县北四十里。本名铜官山”。
北魏太和中置,治所在西城县(今河南内乡县西北)。西魏改为武关郡。北魏太和中置,治今河南省内乡县境。辖境不详。西魏改为武关县。
在今浙江乐清市东南盐盆镇前村北。《方舆纪要》 卷94乐清县: 章奥寨 “在县西章奥山,旁近海口,‘贼’ 船易登,颇称险要”。
在今江苏徐州市东北隅废黄河上。原跨汴水。金、元黄河屡次夺汴、泗入淮,黄河即经此与泗水合。《明史·河渠志》 记元末贾鲁治河后黄河所经,多“出徐州小浮桥”,即此。在今江苏省徐州市东北隅废黄河上。原跨汴水。
在今西藏加查县东北。原西藏地方政府设加查宗。“加查”,藏语意为汉盐。相传文成公主路过此地时,把一块盐放在一个山洞里,从此就从洞里流出了盐水。1960年与拉绥谿合并设加查县。驻仲坝。原西藏噶厦地方政府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