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玉河

玉河

①又名御河。即今北京城内、外金水河。《明一统志》卷1顺天府:“玉河源自玉泉山,流经大内,出都城东南,注大通河。”

②即今新疆西南部和田河及其东西源。因产玉得名。《梁书·西北诸戎传·于阗》:“有水出玉,名曰玉河。”《新唐书·西域传》:于阗“有玉河,国人夜视月光盛处,必得美玉”。《新五代史·四夷传·于阗》 引晋高居诲《使于阗记》曰:“其河源所出,至于阗,分为三:东曰白玉河,西曰绿玉河,又西曰乌玉河。三河皆有玉,而色异。每岁秋水涸,国王捞玉于河。然后国人得捞玉。”


古水名。又称于阗河。即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河,见《梁书·西北诸戎传·于阗国》、《新唐书·西域传·于阗》等。《新五代史·四夷附录》:于阗有河三,“东曰白玉河,西曰绿玉河,又西曰乌玉河”。白玉河即今和田县东玉龙喀什河,乌玉河、绿玉河即今县西喀拉喀什河及其支流。


猜你喜欢

  • 八达墟

    ①即今广西西林县治。《清一统志·泗城府》:八达“在西隆州西南土黄甲,逼近滇黔苗寨,最为扼要之地。本朝雍正七年设州同驻此”。“八达”系壮话音译,八意为口,达为河,“八达”意即河口,因位于驮娘口、花贡沟交

  • 赤中县

    1933年2月川陕革命根据地置,治所与巴中市同。其辖境为巴中县城郊。1935年3月废。旧县名。川陕苏区设。1933年由四川省巴中县城郊析置,治巴中县城(今四川巴中市)。1935年春红军北上后撤销。

  • 枯榕江

    在今广西田东县东南。《明史·地理志》向武州: “南有枯榕江,下流入于右江。”

  • 关外

    ①秦、汉、唐等定都今陕西的王朝,称函谷关或潼关以西王畿附近地区为关内;对关内而言,又称关东地区为关外。②旧称山海关以外的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为关外。③旧称今四川康定以西地区为关外,因县治打箭炉位于川

  • 丹池山

    即桐柏山。一名金庭山。在今浙江嵊县东南七十二里。《舆地纪胜》卷10绍兴府:桐柏山“天宝六载改为丹池山。《真诰》云:高万五千丈,下有丹池、赤水”。

  • 章安县

    东汉初改回浦县置,属会稽郡,并为会稽东部都尉治。治所在今浙江台州市椒江北岸之章安镇。三国吴为临海郡治。隋开皇九年 (589) 废。唐武德四年 (621) 复置,属台州。八年废。古县名。东汉建武初(一说

  • 县桥市

    亦作院桥市。即今浙江黄岩市南院桥镇。明万历《黄岩县志》卷1:县桥市“在县南三十里”。

  • 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简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简称。

  • 炼矾务

    北宋庆历元年 (1041) 置,属晋州。在今山西临汾市南。

  • 石牛驿

    南宋端平间置,属宁化县。即今福建宁化县南石牛。《方舆纪要》卷98汀州府宁化县:石牛驿在“县南七十里。以傍有石牛而名”。为通往长汀县的交通要道。清雍正十二年(1734)驿废,改置石牛巡司于此,并兼理驿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