率道县
南朝梁置,属华山郡。治所在今湖北宜城市北。隋属襄阳郡。唐属襄州,贞观八年 (634) 移治废汉南县城 (今宜城市)。天宝七年 (748) 改为宜城县。
古县名。南朝梁置,治今湖北省宜城市。属襄阳郡。唐天宝元年(742年)改名宜城县。
南朝梁置,属华山郡。治所在今湖北宜城市北。隋属襄阳郡。唐属襄州,贞观八年 (634) 移治废汉南县城 (今宜城市)。天宝七年 (748) 改为宜城县。
古县名。南朝梁置,治今湖北省宜城市。属襄阳郡。唐天宝元年(742年)改名宜城县。
在今河南灵宝市东南。《宋书·柳元景传》:元嘉二十七年(450)北伐,庞法起等度铁岭山,“次开方口”。《水经·河水注》:烛水“历涧东北出谓之开方口”。即此。
即今四川洪雅县西罗坝镇。清嘉庆 《洪雅县志》 卷7: 罗坝场在 “县西五十里”。
在今陕西长安县东南。原名鲍陂,隋开皇九年(589)改为杜陂。
①即今贵州松桃苗族自治县西南普觉镇。《方舆纪要》卷122铜仁府平头著可司:四十八旗(溪)屯军“在司东南(按,应为西南)。为湖广军民杂处之地,嘉靖中议筑堡于此,恃为险囤。不果”。《清一统志·松桃厅》 作
在今江西万载县北高村乡。元、明置巡司于此。《清一统志·袁州府》: 高村镇 “在万载县西七十里。旧有巡司,后裁”。(1)在江西省万载县北部。面积200平方千米。人口1.7万。镇人民政府驻高村街,人口28
即今广东梅县东北丙村镇。清光绪《嘉应州志》卷4:丙村堡在“城东四十里。岭岫环绕,最为险要。有丙村墟”。
唐置, 初为都督府, 隶北庭都护; 后降为羁縻州,属呼延都督府。当在今内蒙古巴彦淖尔盟境。
在今甘肃岷县西四十里。《明一统志》卷37岷州卫 “曹家寨” 条下: “自是而西又有中寨、野狐桥、冷地峪三寨。”
本彰化县,日本占领期间于1933年设彰化市,属台中州。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仍设彰化市,属台湾省。治所即今台湾彰化县。1950年复设彰化县。(1)旧市名。1945年置,治今台湾省彰化县。1950年并
唐贞观八年(634)于废连谷戍城置,属胜州。治所在今陕西神木县北七十里黄羊城。开元十二年(724)改属麟州。北宋政和四年(1114)省入新秦县。古县名。唐贞观八年(634年)于连谷废戍置,治今陕西省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