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玄武湖

玄武湖

古名桑泊,又名后湖、练湖、北湖、蒋陵湖、秣陵湖、昆明池。在今江苏南京市城东北玄武门外。南朝宋元嘉间始名玄武湖。《寰宇记》卷90升州上元县:玄武湖“周回四十里, 东西两派,下入秦淮。春夏深七尺,秋冬四尺,灌田百顷”。并引《舆地志》云:“宋元嘉末,有黑龙见湖内,故改为玄武湖也。”自东晋以来,为练舟师之地。北宋熙宁年间,王安石开十字河,立四斗门以泄湖水,岁久湖湮废为田,惟城北十三里仅存一池。明初复开浚, 中有旧洲、新洲、龙引、莲萼等洲,在旧洲(今梁洲)上建黄册库,以贮藏全国户口、田亩赋役总册——黄册。


在江苏省南京市区东北玄武门外。湖周长约15千米,总面积4.44平方千米,其中陆地面积0.49平方千米。古名桑泊,自三国吴引水入城起,直至南朝宋,先后称后湖、练湖、蒋陵湖、北湖。宋文帝刘义隆时,因见湖中出现黑龙(鳄鱼一类动物),改名玄武湖。宋孝武帝刘骏时,两次在玄武湖检阅水军,号昆明湖。明初在玄武湖中洲(今梁洲)建黄册库,贮藏全国户籍赋税档案。清宣统三年(1911年),玄武湖辟为公园。建国后,经过整修和扩建,面貌一新。湖中有五洲,象征世界五大洲,亦称五洲公园。靠近玄武门的是环洲,洲上有两块玲珑剔透的太湖石,形如观音及童子,俗称观音石、童子石,为明中山王徐达府中遗物。假山北面的土山,名墩子山,或叫郭仙墩,为东晋郭璞衣冠冢。环洲向东是樱洲,又名连萼洲,因洲上遍植樱桃得名。环洲北面是梁洲,亦名旧洲,是五洲中开辟最早、风景最佳之处。洲上有湖神庙、铜钩井、赏荷亭、览胜楼、陶然亭诸胜。梁洲东是翠洲,旧名麟趾洲,洲上有音乐台、少年之家、万人露天剧场。从环洲向东到菱洲,南通台城,可从新辟的解放门出入,洲上有动物园。玄武湖碧波荡漾,湖光山色,为南京钟山风景名胜区主要组成部分。

玄武湖风光


猜你喜欢

  • 滨州站

    又作宾州。元置,故址在今吉林农安县东北红石垒。元 《析津志》 天下站名: “西祥州正东(北) 宾州 (站)。” 清废。

  • 石坝集

    即今安徽明光市东南石坝镇。旧属盱眙县。清光绪《盱眙县志稿》卷3:石坝集在“西南九十五里”。

  • 龙銮潭

    在今台湾省屏东县东南恒春镇南。《清史稿·地理志》 台南府:“龙銮潭在恒春县南,西北流入于海。”

  • 陆子泉

    又称陆子井或陆羽井。在今湖北天门市北门外。《舆地纪胜》卷76复州景陵县:陆子泉“在西塔广教院。旧号文学井,谓唐陆羽也。羽嗜茶,得西湖中井泉以试茶。后于广州赋诗云:千羡万羡西江水, 曾向竟陵城下来。王禹

  • 黄洞

    又作黄峒,一名黄橙峒。唐置,在今广西扶绥县西。《新唐书·西原蛮传》: 贞元十年 (794),“黄洞首领黄少卿者,攻邕管,围经略使孙公器,请发岭南兵穷讨之,德宗不许,命中人招谕,不从,俄陷钦、横、浔、贵

  • 郁 (鬱) 洲山

    即今江苏连云港市东云台山。《三国志·魏书·邴原传》: 东汉末,“黄巾起,原将家属入海,住郁洲山中”。即此。

  • 历涧戍

    在今安徽泗县东南。《水经·淮水注》:“(徐)陂水南流,绝蕲水,径历涧戍西。”即此。

  • 叶堂关

    亦作叶堂堡。今四川平武县西北叶塘乡。《明史·四川土司传》:宣德三年(1428),“陈怀等率诸军败贼于忔答坝、叶棠关,夺永镇等桥”。

  • 可渡关

    在今云南宣威市东北可渡乡。明洪武初建。清有巡司驻防。在云南省宣威市区北可渡村。地处云、贵两省交界处。有可渡关城址、古驿道、古炮台等古迹。可渡关城址呈椭圆形,南北长230米,东西宽110米,开有南北两关

  • 都匀长官司

    明洪武十六年 (1383) 改上都云等处长官司置,属都匀安抚司 (后改都匀府)。治所在今贵州都匀市南七里。清以后废。明洪武十六年(1383年)改上都云等处军民长官司置,治今贵州省都匀市南。属都匀卫。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