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鹤山
在今广东恩平市东北五十三里。《方舆纪要》 卷101肇庆府恩平县 “天露山” 条: 独鹤山 “在县北百里。一峰耸拔,绵延三十里,亦名独鹤尖。山脉东连曹幕诸山,西北连老香诸山,亦与新兴县分界”。《清一统志·肇庆府一》: 独鹤山 “相传有一鹤栖鸣峰顶,故名”。
在今广东恩平市东北五十三里。《方舆纪要》 卷101肇庆府恩平县 “天露山” 条: 独鹤山 “在县北百里。一峰耸拔,绵延三十里,亦名独鹤尖。山脉东连曹幕诸山,西北连老香诸山,亦与新兴县分界”。《清一统志·肇庆府一》: 独鹤山 “相传有一鹤栖鸣峰顶,故名”。
①东汉中平元年(184),灵帝为阻止黄巾军进攻都城洛阳,置八关都尉,驻洛阳西南散关城(今河南宜阳县东北三十里洛水北岸),统函谷、广城、伊阙、大谷、轘辕、旋门、小平津、孟津等八关。②明万历二十二年(15
北宋置,属盱眙县。即今江苏盱眙县。古镇名。宋置,即今江苏省盱眙县。
即雍奴泽。邕,通雍。在今河北霸州市、永清、文安、大城及天津市静海县之间。《说文解字段注》: “ 《水经注》 释渔阳郡雍奴曰: 四方有水为雍,不流为奴。皆邕字之假借也。” 清时渐淤成陆。即“雍奴”。
与“山东”同义。晋潘岳《西征赋》:“有噤门而莫启,不窥兵于山外。”古地区名。与“山东”同义。潘岳《西征赋》:“有噤门而莫启,不窥兵于山外。”
在今克什米尔中部附近。《资治通鉴》:唐天宝十二年 (753),“安西节度使封常清击大勃律,至菩萨劳城”。在今中亚克什米尔中部一带。唐天宝十二载(753年),封常清击大勃律,进军至菩萨劳城,即此。
即迦摩浪迦国。在今马来半岛北部。一说在今缅甸南部勃固附近。《南海寄归内法传》 卷1作郎加戍国。
唐开元十七年(729)置羁縻州,属黎州都督府。治所在今四川泸定县或石棉县境。北宋以后废。
又作托木河城、土木河寨、托摩和城。在今辽宁抚顺市东。原属建州女真哲陈部。明万历十四年(1586)为努尔哈赤所并。又作托木河城、土木河城、托摩和城。在今辽宁省抚顺市东。属建州女真哲陈部,明万历十四年(1
即贺兰山。在今宁夏银川市西北与内蒙古阿拉善左旗东南。《清一统志·阿拉善厄鲁特》:贺兰山“在旗东,与宁夏边接界。土人名阿拉善山”。魏源《圣武记》卷3:“贺兰山厄鲁特者,俗所谓阿拉山蒙古也。阿拉山即贺兰山
在今广东云浮市东南腰古镇。《方舆纪要》卷101肇庆府新兴县: 腰古驿 “在县北五十里。旧无城,宏治八年以瑶劫掠,乃筑城戍守”。清有外委千总驻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