犁头湾
在今四川青神县东。《方舆纪要》 卷71青神县: “犁头湾巡司在县境。” 《清一统志 · 眉州》: 犁头湾 “在青神县东六十里。旧有巡司。久裁”。
在今四川青神县东。《方舆纪要》 卷71青神县: “犁头湾巡司在县境。” 《清一统志 · 眉州》: 犁头湾 “在青神县东六十里。旧有巡司。久裁”。
唐贞观五年 (631) 析崖州置,治所在琼山县 (今海南省琼山市东南旧州镇)。十三年 (639)废。寻复。天宝元年 (742) 改琼山郡,乾元元年(758) 复为琼州。北宋熙宁四年 (1071) 移治
五代唐改昌乐县置,属兴唐府。治所即今河南南乐县。后晋属广晋府。后汉属大名府。北宋崇宁四年 (1105) 属开德府。金属大名府。元属大名路。明属大名府。民国初属河北大名道。1928年直属河北省。1949
在今湖北远安县西南。《水经·江水注》:“(青) 山之东有滥泉,即青溪之源也。口径数丈,其深不测,其泉甚灵洁,至于炎阳有亢,阴雨无时,以秽物投之,辄能暴雨。”
在今云南富宁县西。《明一统志》 卷87广南府: 袪丕山 “在富州治西。形如石狮。昔土人结屋以避兵,名狮头寨”。
亦名大宁寨。即今广西贺县东北大宁河西岸大宁镇。明置大宁寨巡司于此。《方舆纪要》卷107贺县:大宁峒“在县东。其地有南乡六冲,连接湖广、广东,地遥山峻,易生戎心,防闲不易。今有大宁土巡司”。
即今四川江津市北亨堂镇(九龙场)。明正德《四川志》卷13:江津县有九龙铺。清嘉庆《四川通志》卷89江津县:九龙铺“在县东二十里”。
①即今四川平武县西北白马藏族乡。《方舆纪要》卷73龙安府平武县:白马寨在“府北三百里,番寨也。《志》云:白马番北通阶、文,西抵漳腊,其生番号黑人,延袤数百里。碉房不计,有名色可举者凡十八寨,多不过四五
①西汉文帝七年 (前173) 置,属京兆尹。治所在今陕西西安市东南太康村。因其地有文帝刘恒之母薄太后的南陵,故名。东汉元始四年 (前4) 废。②西晋置,属九德郡。治所在今越南义静省锦川附近。南齐以后废
即倒兽山。在今陕西渭南市东南。《元和志》卷1京兆府渭南县:倒兽山“一名元象山,在县东南五十里,王子年隐处也”。即“倒虎山”。
即费。春秋鲁邑。在今山东费县西北。《史记·鲁周公世家》: 釐公元年 (前659),“以汶阳、鄪封季友”。古邑名。又称费、肸。春秋鲁邑。在今山东省费县西北。《史记·鲁周公世家》:釐公元年(前65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