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陕西佛坪县西。为子午河上游。《清一统志·汉中府一》: 子午河 “在洋县东一百四十里。上流曰椒溪河,源出秦岭,东南流会蒲河、文水河,名三河口。折而南至白河铺,名子午河。又西南经西乡县东北界,又南入汉
在今湖北神农架林区东苦水河入粉青河处。旧属房县,明置巡司于此。
即故道。自陈仓(今陕西宝鸡市东),西南行出散关,沿故道水(今嘉陵江上游)谷道至今凤县,折东南入褒谷,至汉中。长约五百多里。《史记·高祖本纪》:汉王元年(前206),“汉王用韩信之计,从故道还,袭雍王章
元改鄜延路置,属陕西行省。治所在肤施县(今陕西延安市)。辖境相当今陕西宜川、黄龙、宜君等县以北及内蒙古伊克昭盟地。明改为延安府。蒙古改延安府置,治肤施县(今陕西延安市)。辖境约当今陕西省宜君、黄龙等县
1913年改会泽县置,后属云南滇中道。治所即今云南会泽县。1916年直属云南省。1922年复名会泽县。旧县名。本清会泽县,治今云南省会泽县。为东川府治。1913年裁府留县,改名东川县。1929年复原名
亦名热海、大清池、亦思宽、亦息渴儿。即今吉尔吉斯斯坦东部之伊塞克湖。《汉书· 陈汤传》: 西汉建昭三年 (前36),汤率军讨郅支单于,“从北道入赤谷,过乌孙,涉康居界,至阗池西”。即今吉尔吉斯斯坦境内
在今四川红原县境。清雍正元年 (1723)置鹊个寨土百户。
在今俄罗斯滨海边疆区乌苏里江支流噶尔玛河南岸,穆克图里山西南。清 《乾隆内府舆图》: 乌苏哩江东支胡尔穆必拉北有 “胡尔穆阿林”。
唐贞观中置,属羁縻琰州。治所在今贵州贞丰县东南。后废。古县名。唐贞观年间置,治今贵州省贞丰县东南,属琰州。后废。
即今陕西西安市南杜城。本秦杜县,西汉宣帝迁治东原,更名杜陵县,故以故址为下杜城。《汉书·宣帝纪》:曾孙“尤乐杜雩、鄠之间,率常在下杜”。《水经·渭水注》:“沈水又西北径下杜城,即杜伯国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