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溪头镇

溪头镇

北宋置,属南充县。在今四川南充市南溪头场。


(1)在安徽省歙县西北部。面积65平方千米。人口8000。镇人民政府驻溪头,人口820。因村舍建在小溪头上,故名。1949年北部属竦坑乡、中部属仁里乡、南部属大野乡。1952年分划为溪头、西坡、蓝田、洪村口四乡。1958年属溪头公社。1983年置溪头乡,1992年置镇。地处丰山区。产稻、小麦、芝麻、油菜籽、木材、茶叶、毛竹、苎麻等。有制茶、地毯、砖瓦、塑料、锯板、养蜂等厂。有公路南至桂林接慈张公路。(2)在广东省阳西县东南部。面积168.5平方千米。人口8万。镇人民政府驻溪头,人口6900。初名溪坎,1911年改名溪头。民国时属阳江县六区,1952年为十区,1953年改为十四区。1956年称溪头区,1960年置溪头公社。1983年改区,1986年建镇。地处海陵湾西岸丘陵台地区。主产稻、甘薯。林业以马尾松为主。海产马鲛、鲳鱼、带鱼、鳗鱼、海蜇、龙虾、蚝、蟹等。有造船、制冰、农机修理、粮食加工、化工等厂。有公路通织篢镇接325国道。


猜你喜欢

  • 三都澳

    即今福建宁德市东三都镇。民国时有县佐驻此。在福建省宁德市东南部、三都岛与城澳半岛间。以三都岛得名。面积约40平方千米。为福建省北部东海沿岸的著名港湾。南、北两岸建有客货码头,万吨轮可自由进出。口门外为

  • 大中甸

    即今云南中甸县。清于此置土千户。

  • 泺源桥

    在今山东济南城西趵突泉公园内。《清一统志·济南府二》: 泺源桥 “在历城县西。苏辙有诗”。

  • 楚丘县

    ①隋开皇六年 (586) 改己氏县置,属宋州。治所在今山东曹县东南五十里楚天集。大业初属梁郡。唐属宋州。宋属应天府。金属归德府。元属曹州。明洪武初省入曹州。②隋开皇十六年 (596) 置,属滑州。治所

  • 黄岩山

    ①在今浙江台州市黄岩区西南。《元和志》卷26台州黄岩县: 黄岩山 “在县西南二百三十里”。《寰宇记》 卷98黄岩县: “以其山顶有黄石,故以名之。” 县以山名。②在今江西上饶县东。《清一统志·广信府一

  • 真武县

    即玄武县。在今四川中江县东南二里。《舆地纪胜》 卷154潼川府: 三隅山,“ 《寰宇记》云: 在真武县即今中江县”。

  • 豆沙河

    在今湖北保康县西北。《清一统志·郧阳府》:豆沙河“在保康县西北十五里。南流入筑水”。明成化初,刘通领导的荆襄流民起义军曾以此为根据地。古水名。发源于今湖北省保康县西,北流入至南河。其水流经之处地势险阻

  • 亮马台 (臺)

    一作晾马台。即今内蒙古丰镇市东北亮马台。清光绪 《丰镇县志书》 卷1: 亮马台 “距城一百二十五里”。

  • 仙帽山

    在今福建漳平市西北。《方舆纪要》卷99漳平县:仙帽山“在县西北十里。一名西雾山,连接群峰,逶迤盘结,而此山特巍峨秀丽。相传乡人尝避寇于此,寇将迫,忽云雾四合,寇迷不能进,因名”。

  • 沱水

    亦作沱江。《禹贡》 荆、梁二州皆有 “沱”。《汉书·地理志》 作 “江沱”。《水经·禹贡山水泽地所在》 作 “沱水”。梁州沱水有二: 《汉书·地理志》 蜀郡郫县: “ 《禹贡》 江沱在西,东入大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