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渭源县

渭源县

西魏大统十七年 (551) 改首阳县置,为渭源郡治。治所在今甘肃渭源县东北渭河北岸。《元和志》 卷39渭州渭源县: “因渭水为名。” 明郭子章 《郡县释名》 陕西下: “渭源,以渭河源于此名也。” 隋属陇西郡。唐属渭州,广德中入吐蕃,废。北宋熙宁五年 (1072) 于今渭源县治置渭源堡。元至元十三年 (1276) 升为渭源县,属临洮府。清属兰州府。民国初属甘肃兰山道。1927年直属甘肃省。


在甘肃省中部、渭河上游。属定西市。面积2065平方千米。人口34.4万。辖6镇、14乡。县人民政府驻清源镇。西汉置首阳县,治今渭源县城北,属陇西郡。西魏大统十七年(551年)改称渭源县,属渭源郡。以渭水发源于境内鸟鼠山得名。《元和郡县志》渭州渭源县:“因渭水为名。”唐宝应二年(763年)地入吐蕃。北宋熙宁五年(1072年)置渭源堡。元至元十三年(1276年)升渭源堡为县,属临洮府。清属兰州府。1913年属兰山道,1927年直属甘肃省。1944年析渭源县置会川县。1949年属岷县专区,1950年属定西专区。1958年撤会川县入渭源县,后又撤渭源县入陇西、临洮县。1961年复置渭源县,属临洮专区。1963年属定西专区,1969年属定西地区,2003年属定西市。地处陇西黄土高原南部及陇南山地边缘。渭河流经中部。属中温带半干旱气候。农产以小麦、蚕豆、马铃薯、油菜籽为主。会川、五竹镇是甘肃马铃薯良种基地。还产当归、党参等中药材。工业以建材、亚麻、食品加工为主。212、316国道和定渭公路经此。古迹有新石器时代寺坪仰韶、马家窑、齐家文化遗址和上坪齐家文化遗址、战国秦长城遗迹、明灞陵桥等。名胜有莲峰山、首阳山及渭水源头品字泉等。


猜你喜欢

  • 柔佛国

    马来亚封建王国。1511年葡萄牙人侵占满剌加国后,苏丹玛末德被迫撤离。1530年前后其子阿拉乌丁于柔佛重建都城。1819年英人占领新加坡,1914年正式沦为英国保护地。

  • 乍丫宗

    原西藏地方政府以察雅县设乍丫宗。治所在今西藏察雅县东。1960年复改察雅县,移驻烟多。

  • 鹿柴

    又作鹿寨。在今陕西兰田县西南古辋谷。唐王维有 《鹿柴》 诗。《清一统志 · 西安府》:辋谷 “在兰田县西南二十里。……唐右丞王维庄在焉”。又称鹿寨。在今陕西省蓝田县东南。唐王维有《鹿柴》诗咏之。

  • 广宁郡

    ①西晋太康中置,属幽州。治所在下洛县(北魏改名广宁县,今河北涿鹿县)。辖境相当今河北涿鹿县。北魏孝昌中废。②十六国西秦置,治所在今甘肃漳县西南五里。北魏景明三年(502)置鄣县为郡治。辖境相当今甘肃漳

  • 白庄泉

    在今山东邹城市东南四十五里。《方舆纪要》卷32邹县:白庄泉“其旁又有渊源、柳青、三角湾诸泉”。

  • 迤西

    地区名。明时称云南昆明市以西地区为迤西。清置迤西道,驻大理府 (今云南大理市)。《清史稿·孙可望传》: 顺治三年 (1646),“ (孙) 可望入云南会城。……与 (刘) 文秀俱至楚雄,略迤西诸府”。

  • 青丘

    在今山东广饶县北。《方舆纪要》 卷35乐安县: 青丘 “相传齐景公尝畋于此。司马相如 《子虚赋》 ‘秋田乎青丘’ 是也”。《清一统志·青州府二》:清水泊 “亦即古之青丘,一名青丘泺”。

  • 御龙观

    曹魏筑。在今河北临漳县西南古邺北城北部。《十六国春秋辑补》 卷19 《后赵录》: 东晋永和五年 (349),冉闵 “使尚书王简、少府王郁,帅众数千,守 (石) 鉴于御龙观,悬食给之”。

  • 平西驿

    在今福建上杭县东北旧县。《方舆纪要》卷98上杭县:平西驿在“县东三十余里。成化六年置”。

  • 汉曲县

    西魏改武兴县置,为顺政郡治。治所即今陕西略阳县。隋开皇十八年(598)改名顺政县。古县名。西魏改武兴县置,治今陕西省略阳县。为顺政郡治。隋开皇三年(581年)为兴州治。十八年改名顺政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