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卫
明置,在今浙江温州市。《方舆纪要》 卷94温州府: 温州卫 “在府治东。洪武元年建,领所三”。清废。
明置,在今浙江温州市。《方舆纪要》 卷94温州府: 温州卫 “在府治东。洪武元年建,领所三”。清废。
在今安徽凤阳县东南。《方舆纪要》卷21临淮县:小横山“在县南五十里,以山势横亘而名”。
即今广东吴川市西板桥镇。清光绪 《高州府志》 卷10: 板埠在 “县西北四十里。又名板桥”。
在今福建建阳市东。《方舆纪要》卷97建阳县:东津浮桥“在城东景阳门外。永乐八年,因旧址重建,用舟三十,联维以铁索。成化以后,修废不一”。
隋开皇十八年 (596) 改江州置,治所在宜昌县 (今湖北宜昌县西北)。大业初废。
西汉武帝时筑。在今甘肃永登县城附近。《汉书·西域传》:武帝时“骠骑将军击破匈奴右地,降浑邪、休屠王,遂空其地,始筑令居以西”。《后汉书·西羌传》:“武帝征伐四夷,开地广境,北却匈奴,西逐诸羌, 乃渡河
①又名历山、舜柯山。即今江苏无锡市西郊惠山。清光绪 《无锡金匮县志》 卷2: “舜山一名历山,山下为历村,或云上有舜田,不种而禾,岁恒产一、二穗。又有舜井。其西为柯山,两山连而其峰相望,土人合名之曰舜
在今陕西蓝田县西三十里灞河西岸。《水经·渭水注》 引 《竹书纪年》: “梁惠成王三年,秦子向命为蓝君。”
在今安徽宿松县东。《方舆纪要》卷26宿松县:大小豆溪“在县东三十里。又东六十里曰大小伯涝河,合流于张富池,接杨湾口,达于泊湖”。
唐贞观二十三年(649)析潘水县置,属潘州。治所在今广东茂名市东北。一说在今高州市东南。《新唐书·地理志》:“毛山县, 以毛山为名。”开元二年(714)改为潘水县。古县名。唐贞观二十三年(649年)置
北宋置,属保定军。在今河北霸州市西南二十四里寨上村。政和三年(1113)改名安谧寨。《清一统志·顺天府四》 “桃花寨”条引《县志》:“(杨)延朗守平戎时,感父业死敌,祭父于此。今称寨上,盖即父母寨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