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温家圳

温家圳

即今江西进贤县西南温圳镇。清置巡司于此。


猜你喜欢

  • 店张镇

    清置,属兴平县。即今陕西兴平市东北三十里店张镇。乾隆二十六年 (1761) 移县丞驻此。

  • ①西周封国。在今山东郯城县北。战国初灭于越。《左传》: 宣公四年 (前605),“公及齐侯平莒及郯”。又,昭公十七年 (前525),“郯子来朝”。皆此。②一作虚。在今河南封丘县北。《公羊传》: 桓公十

  • 温河

    古玄水支流。在今河北迁安县东北。《水经·濡水注》: 温水 “出肥如城北,西流注于玄水”。即此。古今水系变迁多异,今已无法实指。

  • 博山

    ①在今江西广丰县西南。《清一统志·广信府》: 博山 “在广丰县西南三十余里。南临溪流,远望如庐山之香炉峰”。南宋辛弃疾有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词。②在今山东淄博市博山城东南五十里,鲁山之西。《新

  • 沈阳中护卫

    明永乐七年(1409)置,寄治在长治县(今山西长治市)。后废。明永乐七年(1409年)置,治今山西省长治市。属山西都司。后废。

  • 广宗寺

    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建,在今内蒙古阿拉善左旗东南巴润别立镇境内。乾隆二十五年清廷御赐用蒙、汉、满、藏四种文字书写的“广宗寺”匾额。因地处定远营(后改名巴彦浩特)南,俗称南寺。是原阿拉善八大寺中规

  • 芳桂宫

    在今河南渑池县西黄花村。唐仪凤二年(677)置,名紫桂宫。调露二年(680)改名避暑宫,永淳元年(682)改名芳桂宫,弘道元年(683)废。《旧唐书·韦机传》:永淳时,“高宗幸东都,至芳桂宫驿”。在今

  • 五虎涧

    在今山西垣曲县南六十五里五福涧村。黄河渡口。明嘉靖时置千总于此。又名五福涧。即今山西省垣曲县南五福涧。为古黄河津渡,明嘉靖时置千总于此,以防矿徒。

  • 建康宫

    又名新宫、显阳宫。故址在今江苏南京市鸡鸣寺南,成贤街旧牌楼一带。东晋元帝南渡,初居太初宫,改为建康宫。《晋书·成帝纪》: 东晋咸和三年 (328) 苏峻作乱。四年,“峻子硕攻台城,又焚太极东堂、秘阁,

  • 大岩头山

    今浙江玉环县西南。《方舆纪要》卷94温州府平阳县:大岩头山“在县东南海中。《海防考》:倭贼自南麂、凤凰、霓奥、蒲岐 、楚门、玉环而来,俱经此山,巡哨最切”。